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六章 寶爺(2/3)

作者:我是牛山雲字數:10976更新時間:2019-11-14 23:19:36

    “袁崇煥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年)甲午月、己未日(6.6)生人。”也就是整整45歲。

    “明王朝建於農曆戊申年(1368),距今261年。”

    寶山卸下石碑,當著皇太極的麵在石碑頂端刻上267(當然那會肯定不是阿拉伯數字)歲。

    皇太極特意向前詢問,“先生這是告訴我,大明隻剩下六年氣數?”

    寶山沒有回答。

    也是因此,皇太極心中一口氣通順,病情也逐漸好轉。

    寶山刻完之後,“請主上命人把此碑交給袁崇煥即可。”說完,拂袖而去。

    “交給?”

    皇太極確定他沒有聽錯,因為動用巫術哪有這麽明目張膽,不都是偷偷摸摸,或藏,或埋,或挖等等。

    “對,以金軍的名義交給他。”寶山很肯定的回答,皇太極沒多說,按照寶山說的辦。

    那石碑上到底刻的什麽?

    傳說,石碑正麵雕刻了一條淹死的龍。背麵刻著一條入水的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石碑頂端的那個267,那不是大明王朝的氣數,那是大清帝國的氣數。

    不信各位去查查看,267年正是清王朝統治時間,自1636-1912。

    很多朋友一定很好奇267是怎麽來的?

    袁崇煥長皇太極9歲,大明王朝的氣數就比大清長9歲。大明王朝自1368年建國,直到16,44年崇禎帝上吊自殺身亡,整整276年,276減個9是多少?

    嗬嗬,這難道是巧合嗎?各位可以好好去查一下史書,看看我的數據真實不真實。

    為什麽?

    袁崇煥就是那條為了大明江山淹死的龍(淹死的龍,這個值得大家好好思考一下,龍本來就是上天入海,為何會淹死?不是龍的問題,是這潭水的問題,大明王朝這灘水已經臭了。)皇太極就是那條入水的蛇。

    正所謂‘常(蛇)出海化身為龍’,袁崇煥這條龍已經氣數盡了,皇太極這條龍馬上要上位。

    當袁崇煥掀開石碑上的紅布,站在原地一動不動,臉色鐵青,青筋突兀,突然一口鮮血吐出來,便人事不清。

    等他醒來後,已經有人把這件事情報告給朱由檢,傳到皇上那可不這麽說,那條淹死的龍是皇上,那條入水的蛇是袁崇煥,朱由檢大怒,袁崇煥被選擇淩遲。

    這裏我再多說一點。

    為什麽選擇淩遲?因為蛇砍頭是死不了的,不知各位家裏的老人有沒有跟你們講過,蛇砍掉頭,隻要埋入土中,不日便會複活,來尋仇。

    所以一般殺蛇怎麽殺,就是淩遲。剝皮,挖膽,剁成塊!

    不是說朱由檢多恨袁崇煥,也不是說魏忠賢這些奸臣攛掇的有多厲害,這下我覺得你應該明白了吧。

    1630年9月22日,袁崇煥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