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八章 屠殺(2/3)

作者:我是牛山雲字數:10354更新時間:2019-11-14 23:20:03

    親王笑了笑,“我知道,帝國的士兵不懼怕死亡,但是,我不希望我們大日本國帝國的士兵為這種事付出無畏的死亡,最近幾天我一直都在搜集這塊詩碑的曆史,加上前些天帝國三十名士兵包括一名大佐離奇暴斃,這讓我不得不相信支那人流傳下的詛咒。”

    看來咱們這位老哥,朝香宮鳩彥親王也是下足了功夫,不信我們來看看。

    當年,唐武皇帝去世後,因為安祿山與史思明的叛變,未能安安穩穩將詩碑帶進墳墓,隻是含著恨留下那份世人皆知的聖旨,一把火燒掉了詩碑,真正的原始詩碑不複存在,可是碑不在,可名還在。

    直到北宋時期,國家安定,尤其是宋代這個朝代特別重文輕武,有人就給皇帝建議,把當年唐武皇帝當寶貝的詩碑重刻一個,無論是在欣賞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會特別的意義。皇帝當時直接批準,選定的刻碑人就是翰林院大學士郇國公王珪。

    王珪是李清照的外公,也是秦檜夫人王氏的爺爺。史書上記載,王珪一貫順承帝意,以明哲保身處世,是三朝元老,為朝廷起草詔書達十八年之久,其中重大典策多出自其手。各位試想一下,要把我郞邪琴放在古代,這碑匠的身份,還不得是個四品以上的官,用得著在這裏寫小說吹牛逼賺幾個賞錢,就這你們還不好好給,說多了就是累啊,真是生不逢時啊。

    王珪刻《楓橋夜泊》主要是因其文學地位非常顯赫,而且像這種皇帝欽點的石碑,那屬於國碑,必須得有大人物來刻,才能彰顯對詩碑的重視程度。他刻碑時正是服喪期間,並沒有署名,但是曆史記載的嚴嚴實實,絲毫不差。

    詛咒再次發生,王珪自刻石碑後,家中連遭變故,王本人也暴亡。

    之後的幾百年,此碑因屢經戰亂,多次被焚而不存。

    四百多年後明代又重修冰山寺,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隻要是國家一強大,都喜歡修這塊詩碑,包括現在也是如此,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麽意思,我們慢慢揭曉。

    這此碑由誰來雕刻呢?還是一位大家,各位都知道。由當時書壇最有名氣的文徵明重書了《楓橋夜泊》詩,並刻於石上,這是第二塊《楓橋夜泊》詩碑。

    文徵明什麽人各位知道吧?江南四大才子知道吧,唐伯虎點秋香總看過吧。你們知道文徵明怎麽死的,就是被這詩碑刻死的。

    詩碑玉成後文征明含混辭世。此後,冰山寺又數遇大火。

    又過了近四百年,清末光緒三十二年,江蘇巡撫陳夔龍重修冰山寺,有感於滄桑變遷,古碑不存,便請俞樾手書《楓橋夜泊》。

    此時此刻,俞樾雖已八十六高齡,仍以飽滿的情懷,穩重的章法,渾圓的筆意,揮灑淋漓,一氣嗬成,並刻了這第三塊《楓橋夜泊》石碑。

    你說怪不怪,剛剛刻碑完後數十天,一命嗚呼,與世長辭。但是他所書詩頓成絕筆,這塊詩碑享譽四方,拓本流傳甚廣。

    俞樾,道光殿試中第十九名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曆任翰林編修、國史館協修、河南學政。晚清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書法家、經學家。紅學專家俞平伯的曾祖,國學大師章太炎的老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