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6章 答記者問(1/2)

作者:一碗豆花字數:4632更新時間:2023-10-01 05:10:06

    記者這個問題,讓旁邊的臧鴻心中一緊,可別鬧出笑話,夏川對米國不了解啊。

    反倒詩雲和安娜充滿期待,她們可不信夏川答不上來,而且,以她們對夏川的了解,必定把自己的利益編織進去,讓自己獲得好處。

    果然,夏川用流利的英語從容道:

    “我認為未來十年,也就是從1992年到2001年,米國將進入曆史上最長的“新經濟”增長周期。我說新經濟,是有別於原來的增長方式,主要有這麽幾個特征。

    第一,經濟持續增長。

    從1991年開始複蘇至2001年,經濟會持續增長120多個月,將遠遠超出戰後米國經濟平均連續增長50個月的期限,將成為戰後米國第3個最長的經濟增長期。

    米國經濟將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年均增長率將超過日、德等主要競爭對手,從而扭轉經濟增長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後於日、德的局麵,使米國在全球經濟的實力相對有所回升。

    第二,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失業率穩步下降。

    伴隨著80年代中期以來米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以裁員為主要內容的“企業重組”,米國結構性失業日益突出,就業形勢急劇惡化。我認為1992年就業形勢仍將繼續惡化,但從1993年開始,就業狀況必定開始改善,失業率穩步下降。

    第三,物價增幅保持在較低水平,政府過去長期麵臨的通貨膨脹壓力得以消除。

    第四,出口貿易增長勢頭強勁。未來十年間,米國勞動生產率的顯著提高和勞動力成本優勢,會增強米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在半導體和小汽車等領域重新奪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第五,聯邦財政赤字逐年減少,並實現財政盈餘。

    這就是未來十年新經濟的特征,為什麽這麽推斷呢?”

    下麵記者有點呆滯,夏川完全沒有吹捧的意思,理性平靜的就像上帝在指點迷津。

    整個米國也沒有一個經濟學家敢做出這種精確至極的預測啊,而夏川不但預測了,還要給你解釋一下為什麽?

    夏川繼續道:“牽扯政治的我就不講了,我的原則是不涉政。我隻從經濟角度,講兩點關鍵。

    第一,經濟全球化浪潮。

    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是必然趨勢,如果要給全球化定一個起點,我認為92年比較合適。初始或許還不顯眼,但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全球化浪潮將推倒各國疆界,使全球經濟一體化。主要表現在生產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等方麵。它對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有一個詞或許更形象:地球村。

    隻要沒有打起核戰爭人類毀滅,經濟全球化一定不可避免。人們已經意識到科技對於生活的好處,所以不會停止繼續用科技來改善生活。

    但是科技是從石斧骨針到航天飛機芯片的一整套工業體係,承載這套工業係統需要足夠‘有相應技術的人’和勞動力,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人口和資源裝下這一整套工業係統,哪一個國家也不例外,所以國與國之間必須合作分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