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12章 光刻機(1/2)

作者:一碗豆花字數:4914更新時間:2023-10-01 05:10:16

    詩雲疑惑地問:“據我所知,蔡氏集團業務很雜,我們收購了會不會拖累業績?”

    “不,我們隻收購耶拿這個公司。”夏川詳細講解了一下:“德國蔡司集團,是一家百餘年的企業,公司的名稱來源是創始人卡爾·蔡司。

    最初卡爾蔡司去世之後,為了保證企業永遠獨立永續,他們成了卡爾蔡司基金會,成為公司唯一擁有者。

    但是,二戰開始了。

    蔡司生產的鍍膜狙擊槍瞄準鏡,讓米軍吃盡了苦頭,他的狙擊鏡在陽光下不反光,但米軍的狙擊鏡是反光的。

    納翠戰敗,一道柏林牆把德國分成兩半。

    1945年,巴頓將軍占領了耶拿工廠,準備用600輛卡車把蔡司整個搬到西德去。

    可惜,蘇軍在徳國的迅速推進使米國的計劃泡湯了。最後隻‘征用’了卡爾蔡司的專利、文件和專門的生產設備,在西德奧柏科亨新建了一個蔡司,這就是今天蔡司的總部。

    1946年,蘇×拆卸了耶拿工廠所有生產設備,把科學家、工程師和專業技工帶到了蘇×。卡爾蔡司基金會的工業資產在1948年被蘇×收歸國有。

    洗劫一空。

    神奇的是,耶拿祖祖輩輩磨玻璃的工匠們,迅速重建了東德的耶拿蔡司。

    在1990年兩德合並時,西德蔡司有15000員工,而東德蔡司有50000員工。

    由於政客的撮合,西德蔡司不情願地合並了虧損中的老國企東德蔡司。

    當時西德蔡司已經被日笨打得節節敗退自顧不暇,自己旗下的‘康泰時’和‘賓得’相機早都被迫賣給日本人。蔡司引以為豪的機械快門在日本人電子測光電子快門等各種電子技術打擊下毫無還手之力。

    所以他們是願意賣出東德蔡司公司的。

    與此同時。

    正好是虧損了5年的ASML準備起飛的時候。

    ASML一年幾十套光刻機鏡頭的需求對蔡司來講確實是不大的生意,但對ASML來講,蔡司的鏡頭就是他們的生命線。

    1990年的時候,蔡司6名頂級技工一年隻能磨出10套i線光刻鏡頭。

    機器粗磨後,激光測畫出鏡頭表麵的起伏圖。然後這些在蔡司被稱為“金手指”的工匠完全靠手感,一邊看著圖一邊精細地打磨掉高差幾十納米的部分,以達到對稱的感覺。

    因為缺人,蔡司跑遍全球去找這樣的工匠,但是仍遠遠找不到所需的四十個人。

    更糟糕的是,即使是出品的鏡頭,也是問題不斷。

    工匠們打磨到完美的鏡頭,在IBM光刻試驗時,仍發現投影圖案的扭曲。

    經過長達數月的精密測量,鏡頭本身曲麵和設計存在的問題。

    最後結論是,鏡頭玻璃裏存在的微小應力可能是圖像失真的根本原因。然而,蔡司旗下另一家百年玻璃專家肖特表示,很難把應力降到光刻機需要的這種細微程度。

    科技就像大海,想脫離海平麵獨自提升一步,那是無比艱難。

    更多的問題在芯片工廠出現了。

    美光公司發現蔡司鏡頭用一段時間後透光率會顯著下降,經過仔細分析發現是極其細微的碳沉積在鏡頭表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