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五章商議(三)(1/3)

作者:小玉狐字數:6674更新時間:2018-12-14 02:21:02

    “還有嗎?”王裕洵開口詢問道。

    “呃?差不多了吧。”王姒寶想了想,突然想到差一點把正事給忘了。於是趕忙道:“我其實這兩天想的最多的反而是三哥你這塊兒勢在必行的吏治改革。”

    王裕洵點頭道:“嗯。就像當年我參加會試考試時出的那道會試題。我和爹爹在來的路上討論的最多的也是吏治改革。”

    “那你和爹爹是如何想的?不要光指著我說。我在這方麵的眼界必定沒有你們那麽寬。”王姒寶知道自己屬於紙上談兵的選手。她的很多想法大多來源於現代發達的資訊,還有就是和電視。

    但關於改革在她的曆史認知裏,隻要關於什麽變法的好像發起者都沒有什麽好的下場。但是一提到曆史進步好像又和這些變法有著最直接的關係。

    在王姒寶的印象中,第一個變法應該是商鞅變法,後來還有宋朝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變法。

    這三個人當中商鞅被五馬分屍了,王安石辭官隱退,張居正還能好些,最起碼其在位期間受到的待遇比較好,但是在其死後,差一點被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

    這其中尤其以王安石變法最出名。張居正的變法最為成功。

    說到王安石的變法主要是因為國家土地兼並嚴重,大批農民喪失土地、富豪隱瞞土地導致國庫稅收銳減、財政赤字。另外,外麵還有遼、西夏等少數民族威脅。

    為了富國強兵,王安石和當時的宋神宗一拍即合,隨即開始了變法。他提出了像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等等有利於老百姓的政策。但是他卻因為觸動了地主土豪與官僚集團的利益,最後導致變法失敗。

    而究其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吏治問題。他有好的政策,但是下麵的人不給力,個個拖後腿,把好好的政策硬是弄成了給自己斂財的工具。

    其實現在韶國處的形勢也十分不樂觀。韶國地處北方,農民耕種的時間比雍國要短。韶國地廣人稀,荒山、荒地比較多。好一些的土地也都集中在不用稅收的權貴手中。外麵同樣有來自定國的威脅和蠻疆的不定期騷擾。現在又處在人才凋零、青黃不接、政權交替的時候。因此,改革勢在必行。

    估計自家公爹也是看好自家三哥年輕,有衝勁的特點,才會親自選了他當丞相。而自家三哥將來要想成為一代名相,讓韶國在他手中發揚光大,首先就是借此機會實施吏治改革。

    尤其是目前一切形勢對他還十分的不利,他手下連一個能夠支配的人都沒有,那麽,即使有自家公爹一個人的支持也沒用。

    而張居正相比較而言實施改革成功的基礎恰恰就是吏治整頓的很成功。幾乎達到了上行下效。他所製定的政策即使在萬裏之外,也有人去實施。

    “這個我是這樣認為的,吏治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點。”王裕洵總結道:“第一,整個朝堂盤根錯節,缺乏考核和晉升體係,多靠論資排輩和拖門找關係晉級。第二,沒有人去關注官員的能力問題。一旦這人被封了某個官職後,不管其能力如何,很少有被免官的。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卻極有可能不得其門而入。第三,和第二點有關,就是隻任用,沒有懲罰措施。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官員不作為。隻要他們不犯大錯,就能在自己的官位上安安穩穩待一輩子。甚至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會因為論資排輩的原因而得到升遷。第四,官官相護、體質腐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吏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