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城內謠言再四起,躁動不安人心亂(1/3)

作者:智者飛龍字數:8602更新時間:2021-05-02 06:20:38

    現在城內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有的說是宋朝人自己做的,因為長安還是有讀書的人,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國家經常做鳥盡弓藏的事情,有的也是在議論這最近發生的情況,長安接連傳出意外,引起人心惶惶,動亂已經開啟百姓又開始不停擾亂,長安城危機已經到來。

    大宋這個時候可是多事之秋,現在百姓們正在不停滴擾亂這裏的情況,這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古至今百姓與朝廷之間最怕出現動亂。父母官”的說法在我國古代由來已久,最早來自《詩經.小雅》中的“樂隻君子,民之父母“;《尚書》裏也有“天子作民之父母,以為天下王“的說法;後來這一稱呼從稱呼國君、天子轉為對地方官的專稱。宋初王禹偁在《謫居感事》詩中有“萬家呼父母”之句,詩人自注曰:“民間呼令為父母官”,進一步明確在民間“父母官”專指“州縣地方官”。

    古代封建社會家庭倫理講究“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孔子也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關係。可見在家庭中,父母是子女的主宰,但是同時又是最疼愛子女的人,即父母兼具管束與愛護子女的雙重屬性。

    同樣,一個好的地方官一方麵象愛護子女一樣愛護百姓,也就是“愛民如子”;另一方麵又千方百計庇護老百姓免受非法非道義的傷害,這就是“為民做主”,這樣人們就把這些基層的州、縣首長叫“父母官”。直到當今,那些紮根基層、兢兢業業為百姓做好事的地方幹部依然被稱譽為“父母官”。

    然而“父母官”這個詞最後廣泛傳播到民間,成為老百姓家喻戶曉的說法,還是要歸功於漢朝的兩位模範地方官。在西漢和東漢時期,南陽地區分別出了兩位好太守,他們是西漢的召信臣和東漢的杜詩,可以說這二人便是“父母官”一詞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依據《漢書》記載,西漢漢元帝劉奭在位時,原籍九江壽春的南陽郡太守召信臣“視民如子”,關心百姓疾苦,廣修水利,築壩開渠,灌溉良田,使郡內“水豐地沃”。他還禁止婚喪大辦,嚴懲貪官,治下政治清明,當地老百姓官吏無不敬愛,感覺他就像大家庭裏的一個“嚴父”,於是尊稱他為“召父”。

    恰巧將近百年後,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七年,南陽郡百姓又幸運得遇新任太守杜詩。《後漢書》記載,杜詩,字君公,少有才能,擔任郡功曹時,愛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糧豐衣足。老百姓拿他與此前西漢的召信臣相比,也就是說杜詩也像以前那個召信臣一樣是個嚴厲而慈祥的父親。

    但是為了避免語言的單調重複,就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其實,這裏這句話裏的“父”和“母”完全可以對換,是漢語裏很常見的“互文見義”修辭格,自此“父母官”這一說法便在後世廣為流傳。

    其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叫父母官,所謂“父母官”,是特指最下層級的州縣官,也就是州牧與縣令。古代政令不下州縣,州縣官是最下麵的一個層級。比如在清朝時,州縣官不到兩千人(其中97%為漢人,旗人隻占3%),這不到兩千人負責征稅征糧、領導地方治安捕盜、訴訟斷案、地方教育、水利、賑濟等等。

    老百姓能直接接觸到的就是州縣官,州縣官也必須隨時與老百姓打交道、親理這些事務。州縣衙門口的鳴冤鼓是行政標配,外麵的登鳴鼓一敲,州縣官是必須出來接狀子的。所以州縣官也就是所謂的親民官、“父母官”。

    州縣以下呢?靠士紳階層,士紳階層是古代皇權“肉體”的神經未梢,賦稅徭役的最終落實是由士紳階層去具體實施的。至於州縣以上,如道台、督撫之類,都不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而是“管官之官”,但凡官司打到這個級別,都必須經過州縣一級,才可以遞送上來的。

    例如清朝對知縣稱老父台,對知府以上官員統稱老公祖,就是用家庭的輩分來比附官員的層級,所謂“老公祖”意思就是比“父母官”高一級的“祖父母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