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08.求助(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360更新時間:2019-11-01 22:53:15

    這一點上,周方遠和他們是不一樣的,周方遠雖然也是為了賺錢,心中也有一些小小的其他想法,但他並不是隻為賺錢,他當然也希望能拍攝出一些好電影來。如果硬要說他和其他投資商有什麽區別,那麽最大的區別就是他有先知能力。他知道在原時空哪部電影會火,哪部電影比較不錯,他就可以有選擇性的挑選劇本,而不是完全盲目的入場。

    說起來,如果刨除這個先知能力,他和那些投資商其實也沒什麽兩樣。

    但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能力,所以他才能彌補其他投資商的不足。

    而這樣一批投資商,也順勢就培養出了一個比較畸形的市場。為什麽後世流量小鮮肉會很紅呢?為什麽他們明明演技完全不在線,卻總是能出演各種大牌的電影呢?很簡單,因為他們自帶流量啊,比如說一部電影投資五千萬,如果這五千萬全部用來講故事,做特效,玩拍攝,最後拍出來的電影肯定不會差,但是結果呢?票房會不會成功?電影能不能賺錢?誰都不知道。

    這就是一個五五開的事情,可能會賺錢,也可能會賠錢,可能會成功,也就可能會失敗。

    但是流量小鮮肉不同了,他們自帶流量,粉絲幾百萬上千萬,而且他們自帶話題,演技爆炸般的爛,也是一種賣點啊。很多路人觀眾,可能就是因為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謾罵聲,心中懷著“我倒要看看這貨的演技能爛到什麽程度”這樣的想法進入了電影院,然後為投資商貢獻了寶貴的票房。

    隻要能達到這種程度,投資商就滿意了,他們並不在意電影是不是真的好或者真的差,他們隻在意自己的電影能不能賺錢,無論是誇還是罵,隻要能把觀眾吸引進電影院,最後投資商賺到錢了,這就足夠了。其他事情,並不再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所以在未來的十多年時間裏,國內電影市場充斥著無數爛片,流量小生大行其道,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人曾說過,米國電影的模式就很好。

    幾大電影公司幾乎壟斷了電影市場,每年北美地區的大部分票房都落入了他們的口袋,他們自己投資,自己上映,就不用在意所謂投資商的意見了,因為他們根本不在意投資商,他們自己就是投資商,同時為了保證他們各自的名聲和收入,這些大公司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電影的水準。所以即便是龍套,也必須是演技在線的,大公司不像那些撈快錢的投機者,他們不可能拿自己的名聲來開玩笑。

    當然這麽說是片麵的,這種模式本身也有各種缺點,隻能說,國內的電影市場本身就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兩種模式哪個更好,真的說不清楚。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國內的電影會越來越好的,也確實有一批電影人一直堅持自己的理念,並不被投資商完全左右,在接受投資的同時,也會盡可能保證電影的質量,這也是為什麽每年還是有一些好電影能出現的緣故。而且就算是米國這邊,每年不也有大量爛片嗎?投機商哪裏都有,那些爛片國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能夠被國人知道的,基本上都是經過了市場檢驗的電影,所以就給人一種米國這邊都是好電影的感覺,這種感覺其實是錯的,就算是米國這種大廠商壟斷市場的情況下,每年依舊會有無數爛片出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