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85.赴宴&藝伎(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024更新時間:2019-11-01 22:53:40

    聽說在藝伎業從藝的女伎大多美豔,這一點周方遠沒有看出來,他怎麽看,也看不出對方到底美豔在什麽地方了。不過要說服飾華麗,擅長歌舞,這個倒是真的。雖說聽不懂,也欣賞不了對方的歌舞,但既然人家又唱又跳的,其實也挺辛苦,周方遠表示尊重,所以也隻能忍著耐心坐在那看下去。

    當然了,除了唱歌跳舞,藝伎真正的主業,說白了就是陪客飲酒作樂。

    雖說藝伎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不過,這裏麵包含著男歡女樂的成分,所以才會被稱之為藝伎。好在藝伎這個行業整體來說還算是雅而不俗的,它與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畢竟它不濫,不相識的人很難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薦。藝伎大多在藝館待客,但有時也受邀到茶館酒樓陪客作藝。而且據說藝伎行業內部還有規定,藝伎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藝伎“純潔”的形象。

    當然了,這個就是周方遠聽來的了,至於說是真是假他自己也不清楚,他也不會去問。

    扶桑曆史上的藝伎業曾相當發達,京都作為集中地區曾經藝館林立,從藝人員多達幾萬人。但是很可惜的是,藝伎業在二次大戰後大為蕭條,隻是在經濟恢複後一段時間內,隨著公司公關業的升溫,旅遊業的興旺,藝伎又興盛了一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藝伎還保留有幾百人之多。但之後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扶桑經濟大為衰退,公司生意減少,藝伎業再度陷入低穀﹐據估計,目前京都的藝伎隻不過200人左右,而且陪客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了。

    一些藝館轉作他用,服飾、樂器變賣或出租,藝伎甚至轉到夜總會當招待,藝伎業的衰退已成不爭事實。

    傳統意義上的藝伎,在過去並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許多家庭還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因為這不僅表明這個家庭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有足夠的資金能供女兒學藝。這種觀念在今天雖已不太多了,但藝伎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嗯,在扶桑人民心中是這樣,在其他國家的人民心中是怎麽想的,那就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實際上,能當上一名藝伎也確實不易。

    學藝一般從10歲開始,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很是艱苦。從16歲學成可以下海,先當“舞子”,再轉為藝伎,一直可以幹到30歲。年齡再大,仍可繼續幹,但要降等,隻能作為年輕有名的藝伎的陪襯。至於年老後的出路,大多不甚樂觀。比較理想的是嫁個富翁,過上安穩生活,但這是極少的。一些人利用一技之長,辦個藝校或藝班,也很不錯。如果有機會能進入公司作個形象小姐,雖隻是個“花瓶”,尚可一展昔日風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