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16.移動支付(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556更新時間:2019-11-01 22:53:51

    但為什麽在Capgemini這份報告中,米國才是無現金支付第一大國。這和報告的統計方式有關,報告中的無現金,除了移動支付,還包括支票、借記卡、信用卡支付、信用轉賬和直接借記交易。這就不難解釋移動支付並不發達的米國,為什麽仍然具有全球最大的無現金交易量。米國擁有成熟的信用卡體係,信用卡成為米國民眾最主流的支付方式,全球信用卡總量的40%都來自米國。

    可信用卡體係的高度成熟,很大程度上抑製了米國移動支付的發展,大量優惠與信用卡綁定,米國民眾根本沒有給信用卡鬆綁的動力。

    而華夏就不同了,這裏的移動支付的發展之所以遠超歐美國家,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華夏消費者沒有形成信用卡消費的習慣,對於移動支付也就更容易接受。高盛一份報告顯示,華夏人均持有3.6張借記卡,但隻有三分之一的人擁有信用卡,與米國形成兩個極端。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華夏並沒有經曆所謂的桌麵互聯網的階段,而是直接擁抱了移動互聯網,因此華夏消費者的思維裏並沒有桌麵互聯網時代的那些包袱,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麽華夏的移動支付占有率如此之高。如果說沒有信用卡消費習慣是華夏移動支付高速發展的核心原因,那麽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普及則掃清了最後的障礙,並在二維碼的助攻下重構了整個線下消費場景。

    所以對於周方遠來說,開發二維碼,發展二維碼,就非常的重要了。

    而且說起來,移動支付在國內,其實並不算是什麽太新鮮的東西。

    最早在1999年的時候,華夏移動與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部門就已經合作,在廣省等一些省市開始進行移動支付業務試點。等到02年的時候,中移動在廣市即開始小額移動支付的試點。04年銀聯也常常開展以手機和銀行卡綁定的移動支付合作。

    可以說,其實比周方遠還早好幾年,國內的移動支付領域就已經開始發展了。

    原時空,等到06年的時候,中移動會在廈門啟動近場支付的商用試驗。

    08年近場支付試點擴大到星城、廣市、海市和山城,10年銀聯聯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18家商業銀行,以及華夏聯通、華夏電信兩家電信運營商,及部分手機製造商共同成立“移動支付產業聯盟”。

    11年6月,央行下發第三方支付牌照,銀聯、支付寶、銀聯商務、財付通、快錢等獲得許可證,移動支付領域更進一步。隻可惜由於支付標準不統一等原因,國內的移動支付一直沒有大規模推廣。

    直到12年6月21日,華夏移動與銀聯簽署移動支付業務合作協議,將移動支付標準基本確定為13.56MHz標準。標準統一,阻礙移動支付發展的技術分歧這才去除。

    而後三大運營商也紛紛成立了移動支付公司:華夏移動於2011年7月成立移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通於2011年4月組建了聯通沃易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電信於2012年3月成立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三大運營商移動支付子公司同時在獲得央行頒布的支付業務許可證,運營商在開發移動支付產品和推廣上的積極性得到提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