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45.糾纏不清(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484更新時間:2019-11-01 22:54:06

    製片廠體係下的製片人中心製和明星製賦予了製片人和明星極大話語權。

    隨著派拉蒙法案的判決和戰後崛起的電視把製片廠體係推向末路,電影導演掌握了更大的權力。喬治·盧卡斯、馬丁·斯科塞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等當時年輕的電影人抓住機會,拍出了《星球大戰》《出租車司機》和《大白鯊》等令人震撼的作品。

    然而,資本總是會趨向於壟斷。逐利的特性會讓公司始終去尋找利益最大化的機會。很顯然,在垂直壟斷被米國最高法院終結之後,好萊塢也不會放棄對壟斷的努力,而這一次采取的形式是協同效應。

    第一部《星球大戰》上映後41年後的2018年,喬治·盧卡斯在《福布斯》雜誌公布的2018全美名人富豪榜上排到第一,54億美元的淨資產比第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37億高出不少。不過單就電影而言,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要勝出喬治·盧卡斯不少,他是影史上第一位票房破百億的導演,喬治·盧卡斯的全球票房甚至排不進前十。

    讓喬治·盧卡斯賺得盆滿缽滿的並不是星戰電影本身,而是星戰的品牌。

    在當下的娛樂產業,電影早不是單獨的存在,它成為了IP和品牌的一個環節。電影的票房不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衡量IP價值的標準。於是,我們看到了星戰的玩具和遊樂園中的星戰景區,衍生品甚至能比電影更賺錢——星戰係列電影獲得的票房收入為95億美元,衍生商品則賣出了400多億。

    這種情況下,協同效應的整合而非垂直整合成為了最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方式。迪士尼便是這種整合的代表。迪士尼倒是並沒有受到派拉蒙法案的點名指控,不過它和後來的製片廠也都遵循了判決的規定。我們現在提到迪士尼時,並不僅僅是在指一家電影製片廠,而是一個擁有電影、電視、主題樂園,將IP生意融入各個環節的媒體帝國。對漫威、皮克斯、盧卡斯影業和21世紀福克斯的收購讓迪士尼的IP庫存越來越多。

    以迪士尼713億美元收購21世紀福克斯的資產為例,在把21世紀福克斯旗下的20世紀福斯製片廠攬入自己的陣營後,迪士尼有意讓X戰警、死侍、神奇四俠等角色融入漫威電影宇宙。對於在《複仇者聯盟4》後要進入新階段、已經在全球獲得175億美元票房的漫威電影宇宙而言,迪士尼自然樂意見到有潛在角色可以開發的局麵。

    司法部在迪士尼的收購中表現出了對壟斷的擔憂,不過針對的並非是迪士尼收購製片廠,而是體育頻道。相比20世紀福斯,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克斯旗下22家地區體育頻道的價格更高。迪士尼希望可以這些地區性頻道內容可以與有限頻道ESPN形成互補,在麵對體育聯盟時也有了壓低轉播費的籌碼。不過,這個希望最終無法實現了。司法部批準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克斯時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要求迪士尼出售這22家體育頻道以符合相關反壟斷的規定。司法部擔心握有地區頻道會導致公司在本地市場收取更高的費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