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47.影院(2/4)

作者:老眼兒字數:10288更新時間:2019-11-01 22:54:07

    與華夏電影市場的火爆相比,北美電影市場在18年一季度的票房收益為28.53億美元,大概折合軟妹幣幣181.74億元,和往年相比並沒有任何增長。而這一結果除了說明北美票房已趨於穩定外,還反向印證了華夏票房正在隨著銀幕總數的增長和產業鏈的加速完善、成熟而實現其快速發展,且目前還遠未觸及其天花板。目測在18年下半年,依然會繼續呈現井噴式增長。隻不過這樣的增長態勢,與國外引進片的關係並不緊密。

    這也成為華夏電影市場真正走向成熟的又一標誌。

    這一切,不僅僅是因為國人對電影的喜好程度不斷提升,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重要的,還是院線方麵的建設。

    2016年,我國新增影院1612家,新增銀幕數量9552塊,平均每天新增26塊。全國銀幕總數高達41179塊,超過米國銀幕總數的39523塊,占全球數字銀幕的26.56%,成為世界上銀幕最多的國家。2017年第一季度,我國新增影院589家,新增銀幕3418塊,平均每天增加銀幕37塊,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影院的增長帶動國內院線快速壯大。

    當全球電影銀幕市場趨於飽和時,院線發展就逐漸由新建影院模式向合並收購模式轉變。2016年全球前十大院線所擁有的銀幕總和為47191塊,占全球銀幕總數的30.4%。其中最大的院線為我國的萬達院線,共擁有13884塊數字銀幕,占全球數字銀幕總數的8.95%。院線的迅速擴張通常通過合並收購完成,例如萬達在幾年間相繼收購米國AMC、澳大利亞Hoyts、英國歐典(Oden  &  UCI),足跡遍布亞太、北美和歐洲。

    全球院線排名第五的大地影院集團,其母公司通過收購橙天嘉禾在國內運營的76家影院共531塊銀幕,不僅顯著提升了國內市場份額,而且將運營範圍由三、四線城市向一、二線城市拓展。

    影院經營與影片放映密切相關。受電影市場增速放緩的影響,2016年沒有一家影院票房邁入億元門檻,各地影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票房下滑情況。票房排名居首的耀萊成龍國際影城票房約為9900萬元,連續6年成為全國產出最高的影城。影院放映電影的數量與電影票房收入密切相關。我國每年平均在影院放映400部左右的電影,與扶桑、阿三等國年放映1000部以上的影片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優秀的影片會帶來高票房收入,比如《速度與激情8》、《摔跤吧!爸爸》等影片。2016年城市影院觀影人次達到13.72億,同比增長8.89%,年人均觀影人次近1人次,與米國、南鮮、阿三等觀影頻次多的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空間。

    不過雖然發展迅速,但說實話,國內的院線和米國相比,差距還是有的。

    根據米國國家影院業主協會(NATO)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0月,米國共有40393塊屏幕,其中約一半屬於米國前三大院線——  AMC,  Regal和Cinemark。倒不是說數量不如對方,主要還是市場開發不夠,成熟度不夠,市場總體的成熟度不夠。

    米國的電影市場,畢竟是經曆了將近兩百年發展的,中間也沒有任何斷代問題出現,所以相對來說更加成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