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59.法國玩(下)(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262更新時間:2019-11-01 22:54:11

    埃菲爾鐵塔,建於1889年是為當時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建好後遭到很多非議,說是一堆爛鐵破壞了巴黎的美。如今,這座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紀錄四十多年的鐵塔成為巴黎最重要的標誌。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埃菲爾鐵塔是為隆重紀念法國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100周年在轟動世界的國際博覽會舉行之際而建的。以設計人法國著名建築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全塔高320米,塔樓分三層,一、二樓有餐廳、咖啡座等,三樓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從此遠眺70千米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區。

    巴黎聖母院,建成於1345年。不僅因雨果的同名小說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偉的天主教堂。《巴黎聖母院》中將其稱作“石頭交響樂”。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築物已經有兩百年曆史,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建築最出色的天主教堂,在歐洲建築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教堂形體方正,儀態莊嚴。正麵朝西分三層,高69米,底層並排三座桃形大門洞,左為聖母門,右為聖安娜門,中為最後的審判。門上布滿了雕飾,描述聖經的故事。門卷上是長條壁龕,放置著古猶太和以色列28王的雕像。

    聖母院後殿始建於137O年,它不但是整組建築的終端,而且它本身還創造了一種影響到每一部位結構的動感,從高低腳拱到肋狀構架,都體現了這種動感。聖母院位於市中心的西堤島上,塔樓是環顧巴黎的最佳地點,可眺望塞納河上的風光及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

    愛德華凱旋門,位於戴高樂廣場中央,高達50米,是巴黎的象征之一。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外延伸著12條主要大街。它建成於1836年,是為紀念法國軍隊的光榮和勝利而建造的,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拱門的每一麵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內容取材於1792—1815年的法國戰爭史。麵向香榭麗舍大道一麵右下側的《馬賽曲》浮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拱門上方四壁的浮雕是慶祝拿破侖凱旋歸來的情景,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單一的顏色和精美的浮雕給人一種莊嚴、樸素的感覺。1920年在門洞下建立了“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就燃起不滅的火焰。

    除此之外,巴黎還有一座小凱旋門,即卡魯塞爾凱旋門。它位於盧浮宮博物館對麵,是為慶祝拿破侖·波拿巴1805年的一係列戰爭勝利而建造。紅、白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拱門上方布滿了紀念拿破侖皇帝戰績的淡浮雕。門的頂端擺放了四匹從意大利聖馬可教堂搬來的鍍金奔馬,原物已於815年歸還給了意大利。巴黎新城的象征拉德芳斯大廈也被稱為“新凱旋門”,它與凱旋門位於同一條軸線上,遙遙相對,相映生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