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87.再見於禁(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064更新時間:2019-11-01 22:54:20

    就比如說心理學吧,起碼他知道幾個心理學裏麵很重要的效應概念。

    比如說暈輪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

    在生活中,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彌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也形象地稱之為光環效應。追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因為一個歌手寫詞寫得好而喜歡上他,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會喜歡上他的其他特點。比如,你漸漸會覺得他是世界上聲音最動聽的人、是你見過最帥的人,甚至還會假設他的道德水平也比較高。

    暈輪效應本質上是一種認知偏差,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所以,“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其實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遊戲,千萬不要輕易當真。這一點,周方遠是非常非常認可的,他曾經喜歡過羽泉,就覺得羽泉的歌好聽,然後漸漸的,覺得海泉長得挺可愛的,肉乎乎的,羽凡呢,一開始看覺得這人真醜,但漸漸的這種看法也發生了變化。

    這就是明顯的暈輪效應。

    再比如說歸因偏差,歸因指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及行為結果進行因果判斷的過程。

    歸因偏差應該是分成兩類的,其中一種是基本歸因錯誤,就是人們在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常常更關注人格或態度等內在特質,而忽視了情景因素。就好比說大家一般是如何看待班上的學霸或學神的?大家在談論到這些人時一般更加關注的是他們的智商和能力,卻忽視了他們的努力程度。這就是犯了基本歸因錯誤。

    還有一種是歸因的自利偏差,人們在對自身行為進行歸因時常常把成功歸因於能力、努力等內部因素,把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任務的難易程度等。簡單來說就是:成功歸自己,失敗怪別人。

    很有道理啊,換個角度想,其實這也是人的一種自我逃避和免責的心理,即,我絕對不承認是我自己不努力,也不承認是我自己水平不行。學習比不過別人,是因為別人太聰明,任務完不成,就說是任務太難或者誰誰誰的過錯,反正和我自己沒關係。

    每個人都會有這種心理,再正常不過。

    再比如說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認為人們總是特別容易相信一種對於自己的籠統描述。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但人們還是確信這就是自己真正的人格麵貌。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星座學。在“星座學”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星座,而不同星座的人,就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

    白羊座——充滿活力,有用不完的精力,總是鬥誌高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