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53.功夫皇帝的傳奇(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402更新時間:2019-11-25 21:45:17

    女明星的話,也沒有說就瘋狂的迷戀哪一個,他一直是一個相對理智的粉絲。

    連傑叔,可以說是他最喜歡的明星了,連傑叔的每一部電影他都最少看過三次以上,部分電影看過十次以上,台詞都能背下來了。龍叔在他這裏可能要排到第二了,沒辦法,他就是特別喜歡連傑叔的電影。

    說起來,連傑叔的一生也真的是夠傳奇的。

    是的,真的是很傳奇,這個可不是因為周方遠是連傑叔的粉絲才這麽說的。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港島的金像獎吧,這個初衷是為了推動港島本地影業發展,及鼓勵每年在港產片中表現突出的影人所創立的獎項。如今因為合拍片的開放,越來越多內地影人也有機會摸到金像獎的小金人了。比如最佳女主角就試過連續四年被內地女演員捧走,但最佳男主角似乎成為金像獎最後的倔強,從未沒有頒給過內地男演員。

    但有一個人是個例外,那就是連傑叔。

    當然了,有不少粉絲更加願意將連傑叔當做是港島影人而不是內地影人,畢竟說起來,他事業的巔峰、最輝煌的那一頁就是在港島寫下的。

    連傑叔第一次和電影接觸就是因為港島,那還是1974年,11歲的連傑叔要去米國表演武術,當時出國需要在港島轉機才行。回程時連傑叔在新光戲院表演時有個叫傅奇的老演員招待他們一行人看了李小龍的《精武門》。當時傅奇就看中李連傑,還特地為他寫了一個“三毛流浪記動作版”的劇本,但連傑叔那時還得比賽,學校不放人拍電影。

    後來拖了幾個年,在港方堅持要求外借連傑叔來拍電影的情況下,最後促成左派導演張鑫炎與其合作的《少林寺》。連傑叔主演的處女作《少林寺》上映後在內地以1毛的票價收了1億多的票房,在港島更是以1616萬港幣票房打破了當時的功夫片曆史最高紀錄。

    有意思的是,當年國內還是計劃經濟時期,無論是主角還是其他配角,通通一塊錢片酬,而演死屍的港人則是50元一天。連傑叔後來在某次訪談裏還回憶,說當時張鑫炎拍戲如果覺得連傑叔表現的好就獎勵他演死屍,因為死屍是港島人價格50元一天。

    《少林寺》票房高,電影公司當然不會放過這塊肥豬肉,連著開拍《少林小子》、《南北少林》,其中《南北少林》因為和邵氏合作,導演由張鑫炎換成另一位港島導演劉家良。到了《南北少林》的時候,矛盾就算是徹底爆發了,在連傑叔的自述中提到,首先是連傑叔本人開拍前就已經不想拍第三部但又必須要拍。其次是片酬,眼見同組的港島影人拿高工資,演了三部賣座電影李連傑依然拿幾塊錢補貼,而且這時已經有其他電影公司拿著幾百萬支票找他拍戲。但當時他的領導不準,因為連傑叔怎麽說也是國家培養出來的人才,怎麽能沒完沒了在外麵拍戲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