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61.超市(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546更新時間:2019-11-29 22:30:32

    超級市場的業態模式各種各樣,絕大多數的類型都是以價格折扣為導向,這種導向由經營的商品屬性和采取的連鎖經營方式所決定,即基本生活所需商品的屬性是低價格、高周轉,而連鎖經營的方式又使其低價格的銷售成為可能。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加快,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化,的業態分化是必然現象,因此,能夠更好地抓住顧客,滿足不同顧客的特定需要是零售業不得不考慮的首要問題。

    在超級市場中最初經營的主要是各種食品,以後經營範圍日益廣泛,逐漸擴展到銷售服裝、家庭日用雜品、家用電器、玩具、家具以及醫藥用品等。一般在入口處備有手提籃或手推車供顧客使用,顧客將挑選好的商品放在購物籃或購物車裏,到出口處收款台統一結算。

    除此以外,超市的特點還主要表現在:商品均事先以機械化的包裝方式,分門別類地按一定的重量和規格包裝好,並分別擺放在貨架上,明碼標價,顧客實行自助服務,可以隨意挑選。廣泛使用電子計算機和其他現代化設備。便於管理人員迅速了解銷售情況,及時保存、整理和包裝商品,自動標價、計價等,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擴大了銷售數量。商品品種齊全,挑選方便。人們可以在一個商場內購買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絕大部分商品,免除了許多麻煩。自動標價、計價、結算效率高,也節省了顧客的時間。而且由於商場的經營效益好,降低了成本,所以商品的價格相對也較低廉,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超市還可以根據銷售產品進行分類,有大概幾種分類。

    第一種,傳統食品超市,是從傳統食品開始的,並在實現消費者一次性購足商品的需求上邁開了第一步。傳統食品的營業麵積一般為300~500平方米,其經營的商品種類一般是食品和日用品。其中食品占全部商品的70%左右,但食品中生鮮食品的構成不足30%。

    它的功能集中了食品商店、雜貨商店、小百貨商店、糧店、南北貨商店等傳統商店各自的單一功能,使之綜合化。傳統食品的主要目標顧客是家庭主婦,它是傳統小商店的取代者,也是最初的原始模式,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最早發展起來的500m2左右的,都屬於傳統食品。由於傳統食品僅僅是對傳統小商店的替代,其商品經營的綜合度不高,無法真正滿足一次性購足所需商品是它的最大缺陷,而這種缺陷集中地反映在無法綜合地經營生鮮食品。當新的業態模式如標準食品和大型綜合紛紛進入市場時,傳統食品就麵臨著巨大競爭壓力而處於劣勢。

    此時,傳統食品具有的唯一優勢是距離居民區近,具有購物上的便利性,然而,當便利店的規模發展起來以後,這種便利優勢也就讓位於便利店了。從世界範圍來看,傳統食品的市場空間縮小是最快的,因此,這種超市不可能成為的主力業態。

    第二種,標準食品超市,標準食品也稱生鮮食品,其經營麵積一般在1000平方米左右,與傳統食品不同的是,它以經營生鮮食品為主,其營業麵積的50%~70%以上要用來銷售生鮮食品,可以說標準食品實際是在傳統食品的基礎上,強化了生鮮食品的經營,因此,它對傳統商店是一個內容和形式上較為完整的現代化替代,為保證消費者基本生活用品的一次性購足創造了最初的、較為完整的條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