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13.奇葩的國家奇葩的人(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324更新時間:2020-01-25 06:48:48

    法國家庭農場發展也呈現數量減少與規模擴大的顯著特點。

    2000年時做過的統計,當時法國家庭農場數量由1970年的1.66萬家下降到2000年的0.71萬家,家庭農場的平均土地經營麵積則由1970年的19公頃增加到2000年42公頃。

    其實法國的這種模式,對於國內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我國和米國不一樣,沒有那麽寬廣的平原地區,去搞超級大農場的模式。老百姓手中的資本也有限,玩不起米國大農場的那種高科技作業的套路。但單純的小農經濟呢,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又顯得有些不太夠用。畢竟小農經濟就意味著成本高,效率低,想要降低成本,難度很大。這種時候,學習一下法國的小農模式,其實就挺不錯。

    當然了,具體操作還得專人研究,再者說國情不同,肯定也不能照搬就是了。

    其次是重視農業人才的培養,法國非常重視農業教育,在農閑時,對農民進行生產技術的培訓。在法國專門設有農業培訓機構,對農業工程師、獸醫、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在法國,政府規定農場經營者,必須有高中以上學曆並持有農業技師證的人才,才可以進行農場的獨立經營。這一點上,國內差的確實就挺多了,在國內,農民一度是“文盲”的同義詞,這說明了什麽?說明農民群體普遍受教育水平較低。沒有足夠的學習經曆和學習能力,對於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就會很困難,甚至有時候明明是很好的技術,因為不懂,不了解,反而不信任,不願意用……這種情況在民間可不少見。

    好在如今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或選擇回鄉種地,等於是變相的提升了整個農民階層的受教育程度,而且這種情況,在未來還會不斷發生,農民這個群體,也會漸漸的跟上國家的步伐。

    然後是農業生產區域化。

    法國農業發展中的專業化分為區域、農場、作業3種,其中區域專業化是利用自然資源,將各種農業生產合理布局、分配,形成專業化的農業商業區;農場專業化,是按照農場經營內容對其進行分類,在農場專業化中大多都隻進行一種農副產品的生產和經營;而作業專業化農場是將傳統的農業生產,分配給農場以外的企業,將農場的農業生產發展為商品化生產。法國農業生產按照地區特點發展農業,農業種植業、畜牧業的飼養等均使用現代化生產技術。法國現區域劃分為23個大區,形成了今天聞名於世的“諾曼底地區的奶牛養殖帶”、“香檳省的葡萄種植與加工帶”、“巴黎大區的糧食種植帶”等等,真正形成了區域化種植、專業化生產的格局。

    農業生產標準化。

    法國的農業生產保持了家庭化企業格局,2000年一個營農企業的平均經營麵積為50公頃土地。農產品要走向國際,必須實行標準化。農業標準化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係統工程,包括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涉及生產、加工、流通各個領域。眾所周知,歐盟對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有著苛刻的要求和種種限製,作為核心國的法國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方麵必然會更加嚴格的實行標準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