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55.兩條科技樹(2/4)

作者:老眼兒字數:10662更新時間:2020-07-08 07:06:57

    從1959年開始,西德開始認真擴張高速公路,開始實施一係列為期四年的計劃,到1964年將聯邦鐵路係統擴展到3076公裏。在接下來的20年裏,該係統繼續進行重大的擴建,1970年達到4110公裏,1973年達到5258公裏,1976年達到6207公裏,1979年達到7029公裏,1984年達到8080公裏……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快就等於危險!

    可是德國的公路雖然車速快,但相對來說卻比較安全。這一點和米國很相似,不是因為快就安全,而是因為大家都很快,那麽相對速度就比較接近,相對來說就比較安全,反而是那種你快我慢,或者我快你慢的情況,很容易釀成車禍。當然了,這是德國的路況和規則,和國內不太一樣。大家在國內開車,還是要遵守國內的交通規則才好。

    聊完了現狀,再看一下未來,目前德國的汽車產業還是以傳統能源為主,光鮮的表麵下其實蘊藏著危機。

    首先一點就是汙染大。

    歐盟規定,到2021年汽車製造商必須將平均每輛車每公裏碳排放量從118.5克降至95克,並計劃到2030年將該標準進一步收緊到每公裏75克碳排放。而根據統計機構給出的數據,德國2018年NEDC標準計算的平均的碳排放量為129.9克/公裏,數據在歐盟23國裏排名倒數第三!

    按照目前的政策,不達標的汽車廠家將麵臨每輛車每克95歐元的罰款。而歐洲的這些汽車品牌中最難過的恐怕就是德國!奔馳寶馬奧迪大眾都離目標比較遠,尤其大眾2015年還曾經出過“排放門”,罰款直到2018年還沒交完,可見影響有多嚴重。

    其次電動車保有量和產量都有待提高。

    眾所周知德國人喜歡開快車,在他們的不限速公路上,時速160公裏隻配在最外側車道行駛,超過200公裏/小時巡航是常態,而這個速度恰恰是電動車最不擅長的工況。另一方麵,他們的城市規模普遍不大,多數居民住在周邊的衛星城,每天的通勤距離較長,這也不利於電動車的使用。2018年銷售的360.7萬輛新車中,電動車隻有63281輛,占總數的1.75%,這相比於2017年已經有了75.5%的增長!可想而知以前有多低。

    混合動力汽車占據了新車中6.6%的市場份額,2018年德國注冊了238250輛混合動力汽車,這個數字包括45348輛插電式混動車。

    電動車車型銷量第一名是雷諾的Zoe,2018年在德國共售出9431輛。這是一款小型兩廂車,電動機有110馬力和135馬力不同規格,裝備41千瓦時容量的電池使得續航裏程可達400公裏,這款車在德國的起步價為29990歐元。

    可見這些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相比,依舊是市場上的小眾,但對於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來說,環保是剛需,是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無形之中,就對所有傳統的知名車企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可偏偏,在新能源汽車數量遲遲無法提升的同時,傳統汽車的產量還在迅猛下跌。

    根據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2018年底的研究顯示,2018年德國汽車產業創22年來曆史新低,汽車產量僅為470萬輛左右,汽車出口量在350萬輛左右,大跌13%。2018年全球生產的所有汽車中德國汽車所占市場份額降至5.9%,相比之下1997年德國汽車所占市場份額為11.8%。受此影響德國的GDP增速都有明顯放緩,2018年的增長率僅為0.6%,這無疑給整個產業包括勞動力市場以及整個德國的發展造成衝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