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63.終到蘑菇屋(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180更新時間:2020-07-08 07:07:00

    比如說負責接話的,你就不能漏話;負責暖場的,就不能讓場子冷下去;負責搞笑的,就必須讓笑果展現出來。

    每個人各司其職,都有各自的位置,都有不同的表現,這就叫綜藝感。

    綜藝感不行,就給人感覺格格不入,就融入不進去。

    以至於到周方遠重生前的那幾年,綜藝節目大熱,甚至開始反攻電影電視劇的地盤,各路明星紛紛匯聚綜藝節目,甚至出現了一個名詞叫做“綜藝咖”。綜藝節目最牛嗶的時候有多牛嗶呢?無論是影響力,收入,都超過了電影和電視劇,甚至綜藝自己都開始拍攝大電影。一個明星,尤其是當紅明星,你可以不參加綜藝,但你隻要參加了綜藝,並且表現還不錯的話,影響力就會更進一步,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多。

    甚至對於新生代來說,他們對於綜藝明星的認可度,反而還在影視明星之上。爆火的綜藝節目,在網絡上的點擊率,完爆同級別電影。

    周方遠重生前,他家樓上一個十多歲的小孩,甚至都不知道羅誌祥是唱歌的,就很單純的認為小豬是綜藝咖。

    可見綜藝在前世的影響力是有多大。

    這一次上綜藝,對周方遠來說,算是利大於弊,所以他來了。

    他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綜藝感,不過想來,就算自己表現的稍微差點,網友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不會說什麽吧,畢竟自己也不是專職的藝人。

    不過換句話來說,就算是綜藝,就算是玩梗,其實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一個度的。

    這個度是什麽?至少是無害於世道人心。所謂的綜藝感,也應服從這一底線。否則,人們遲早是會感到厭倦乃至心生厭惡的。

    顧名思義,綜藝感是由綜藝衍生來的。綜藝節目進入國人視野,也就20多年時間,那麽據此推測,綜藝感概念的推出,不會比這更早。它大約也是對於過去綜藝節目過於嚴肅板正的一種反動和矯正。現在,說一個人有綜藝感,基本等同於誇獎。說一個明星沒有綜藝感,常常就有嘲笑的意味,仿佛活該被滾滾向前的時代列車拋棄。

    那麽,到底何謂綜藝感?

    有人說,綜藝感就是搞笑、幽默,讓觀眾感覺開心快樂就是綜藝感,這有一定道理。觀眾看綜藝節目,就是來放鬆找樂的,而不是接受教育的,當然,節目要能寓教於樂,那就更高級了,但前提還是“樂”,其次才是“寓”得巧妙自然,一上來就“教”,恐怕就沒人看了。由此可見,會逗樂對於保持綜藝感,是很重要的。

    周方遠重生前,有人關於這個問題采訪過著名演員何賓,他在向媒體談到為何上綜藝真人秀時說:“我覺得也沒什麽,就是之前一直特別抵觸這個東西。後來我想,我都這歲數了,就經曆一下,看看到底他們要幹什麽。其實他們說的什麽綜藝感,我坦率地跟你說,那套嗑我挺會的,不是就上去開個玩笑,逗個貧?指不定誰更厲害呢。”看來,何賓理解的綜藝感,就是會貧會逗的那套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