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11.電影分賬(2/4)

作者:老眼兒字數:9484更新時間:2020-09-03 22:52:29

    回流瀑布的最後一部分為“製作人淨利潤”,是流入製作公司(或其指定收款代理人)銀行賬戶的剩餘資金。通常需要再分配,會先全額付給投資人,然後分別進入投資人資金池(即投資人的利潤)和製作人資金池(由應得的相關劇組成員分享)五五分賬。而在英國,許多情況下,現實中的投資交易可能比上述過程還要稍微複雜一些,例如:每名投資人可以通過協商簽訂不同條款,要求先於他人得到償付,或者獲取固定收益而不是全部利潤的一個不變比例。

    大明星可以要求按比例分享總收益而不是製作人資金池中的淨收益。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即便從技術層麵講電影並未盈利,明星卻可以通過“利潤分成”賺取數百萬。

    某些電影的預算可用退稅支付,這意味著一部“3000萬美元的電影”可能用遠遠低於該數字的資金就能全額償還所有投資人。

    假設有一部劇情片,製作預算3000萬美元,全球總票房7500萬美元。投資人扣除初始投入資金3000萬美元後盈利180萬美元,回報率為106。從電影業的角度看,可謂成績喜人(賺取了利潤),但從傳統投資人的角度看可能相當差,尤其是考慮到所承擔的風險和收益前花費的時間。此外,製作人資金池也獲得相同數額的資金,這意味著如果承諾演員分享5的製作人利潤,那麽扣除預付費後,演員所得將略低於9萬美元。

    相對於3000萬美元的預算,7500萬美元的全球總票房屬於中等水平,實際情況則存在較大差別。

    現實中,由於各國電影市場的產業政策、具體情況的不同,電影最終的回流瀑布很少能計算得清晰明了,畢竟各國可能對電影發行內容有不同的稅率和規定。而卻每名發行商可以通過協商簽訂特殊條款,包括不同的p≈a要求和收費安排。一些發行商可以支付一個固定金額,而不是收益的一定比例(這在國內很常見)。銷售代理通常會針對不同地區收取不同費用,例如本土電影因較易營銷收費較低。有時會將預付費的利息計算在內。最後還要計算幣值波動影響收益等等。

    雖然影片的全球總票房為7500萬美元,製片商隻從中分得3400萬美元,這是因為票房收益到手之前還要扣除兩大項。首先是稅費。不同國家的營業稅差別很大,舉例中使用的是10的稅率,而英國目前是20。一些國家還征收其他稅種,比如印度根據電影的類型和規模征收2-50的娛樂稅。眾所周知,在我國則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

    另一項是影院(放映商或劇院)扣留的收益。這是一個頗具爭議的數字,因為電影業不同行當對扣留比例的看法極不統一。stephen在2014年采訪了1000多位電影人,發行商給出的平均數字是49,而放映商則為43。在2015年采訪英國影院人員時,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聲稱,票價高的原因是影院要交出大部分收益。還有一個常見的說法:甜品之所以貴是因為影院“隻分得票價的10,所以不得不想辦法從別處賺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