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25.把握現在與十年之後的3A困境(2/4)

作者:老眼兒字數:8868更新時間:2020-09-16 19:45:52

    周方遠沉聲說道。

    不得不說,近幾年,確實是3A大作的爆發期,其實國外現在也沒有太多成功經驗,他們隻是有了足夠的積累,正在摸索而已。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大家都還沒有發展起來,誰都有機會成功,隻要能沉下心來努力研發,就算比國外的大作有差距,這差距也不會讓人絕望,更不會讓玩家失望。

    作為重生者,周方遠一直很清楚,如果現在不把握住機會,再等幾年,想要競爭反而就不容易了。

    不說幾年後網絡遊戲和手遊的發展速度,就說單機遊戲自己,都會出現許多問題。

    周方遠重生前的那幾年就是如此,就是那幾年的時間裏,出現了太多的3A大作,不少作品發售周期間隔越來越短,越來越同質化的感覺令人昏昏欲睡,例如《孤島驚魂3》當年出現後口碑不錯,然而《孤島驚魂4》整體玩法則是在3代基礎上的小修小改,《孤島驚魂:原始殺戮》則直接將前兩作的素材重複利用,玩法上更是幾乎毫無變化,並且遊戲後期充斥著大量重複而無聊的任務,這導致了該係列口碑大幅下滑。

    不少業內人士對這種情況也多有批判,例如《戰爭機器》係列之父就曾經表示:3A遊戲越來越像米國快餐了。就像在每個主要城市都能隨處可見的快餐店一樣,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吃到熟悉的味道。它們一直都在那兒。味道還行,但也不算太美味。

    在當時那個年代,3A遊戲的成本已然越來越高,尤其是《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豪擲2.5億美元(其中2億美元是宣傳費用)打造這款巨作之後,一個潘多拉的魔盒就被打開了。於是後來者紛紛追隨這款遊戲的豪邁步伐,GTA5花了2.65億美元,《命運》花了5億美元,《星球大戰:舊共和國》則花了2億美元。

    然而並不是每一款3A大作都能實現盈利,GTA5自出現後長賣了五年,但是像《看門狗2》的銷量比起前作則跌了不少,在英國的首周銷量比前作少了80%,而2016年年底發賣就遭到兩大FPS勁敵夾攻的《泰坦隕落2》同樣受到重創,再比如說《惡靈附身2》的銷量也不如前作,而《使命召喚:無限》的銷量一度比起前作《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降低了一半。

    研發成本不斷高漲導致這些3A大作必須賣到數百萬套才能盈利,當年《古墓麗影9》出現後雖然賣到了三四百萬的銷量,然而開發商水晶動力表示這款遊戲的成本實在太高,必須要賣到五百多萬套才能盈利,好在這款遊戲最後不斷長賣,最終全球銷量突破了1100萬套,這才使得該作後來才有了續作。

    因為成本太高,一旦銷量不佳,那麽續作很可能就泡湯了,戰爭機器係列就是這樣,《戰爭機器4》的投入成本超過1億美元,而該係列的原來開發商EPIC選擇了退出這一作的製作。根據EPIC的聯合創始人蒂姆·斯威尼後來的披露,隻要遊戲沒能大賣,公司就會立刻關門大吉,這也是這個遊戲IP賣給發行商微軟的原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