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30.痛點所在(2/4)

作者:老眼兒字數:8830更新時間:2020-09-22 22:31:54

    唯獨平台資費帶有一種強製性,一般商家隻能被動接受或拒絕,非大型餐飲連鎖集團幾乎沒有議價空間。

    商家如果上線美團外賣,有兩種合作形式:一種是商家使用美團外賣平台,同時自己完成配送,這樣平均費率大約為6;另一種是商家選擇上線平台,並使用美團的配送服務,這樣平均費率大約為18。

    具體來看,平台資費包括傭金和配送服務費,傭金包含平台使用和技術服務兩項費用,即商家使用美團外賣平台完成交易、享受美團外賣提供的、保障交易正常進行的技術服務而繳納的費用。而配送服務費,可以占到平台資費的80。除了平台抽傭,被要求“獨家經營”,即在美團外賣和餓了麽之間“二選一”,也讓商家苦不堪言,本想借平台實現銷量和利潤的增加,卻不料事與願違,淪落為美團外賣的“打工仔”。

    其實稍微細心一點點人就不難發現,美團與餓了麽的商家重合度非常低,同時上線美團外賣與餓了麽的商家不足10。

    但是被商家“千夫所指”的美團外賣平台,其實也並不容易。

    美團外賣自己曾說過,他們平台八成以上商戶傭金在10-20,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傭金收入的八成用來支付騎手工資。

    要知道,僅2018年,通過美團平台獲得收入的外賣騎手有數百萬,僅僅隻半年時間,美團平台上新注冊且有收入騎手的總數就超過百萬。龐大的騎手隊伍,不可避免地帶來騎手成本的增加。根據美團某極度財報現實,他們當季度銷售成本1615億元,僅外賣騎手成本就占據了727億元。

    其實這個情況實屬正常,隨著國內人力成本不斷攀升,服務費自然也是普遍提高。在本地生活領域,外賣因有配送環節而顯得比較特殊,特別是訂餐高峰期,或趕上惡劣天氣,很多時候,訂單傭金還不足以支付配送費。

    其實被商家詬病的高額傭金、被消費者抱怨的變貴外賣,有其合理之處:對於商家來說,外賣節約了堂食服務人員與座位;對於消費者來說,外賣節約了時間成本與交通費。

    外賣平台需要向物流基礎設施加大投入,研發智能調度係統,在不同場景下進行智能調度,從而為商家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務,還要進行係統的維護和升級,這一係列都需要大量資金維持運轉。而商家隻需要把流量的獲取與配送交給外賣平台,自身專注提升餐飲品質就好。站在美團外賣平台角度,平均約12的傭金,似乎也並不苛刻。但是部分商家在網上曝出,美團外賣的傭金高達25左右,這確實令不少中小商家難以為繼。

    那麽,難道外賣的錢都去了騎手那裏了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