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1.與三哥聊聊(2/4)

作者:老眼兒字數:8874更新時間:2020-10-04 22:25:10

    “所以說,我雖然想要做車企,但初步我還是會比較謹慎的,我決定先做電動自行車,積累一些經驗再說。”

    “電動自行車?”

    三哥一臉疑惑。

    周方遠對他太了解了,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麽。

    “怎麽?三哥你覺得電動自行車沒搞頭?”

    被看穿想法,三哥也不尷尬,笑了笑。

    “也不是說完全沒搞頭,隻是這東西,沒什麽利潤吧……”

    “三哥你這麽想,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電動自行車,其實搞頭還是很大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電池和電機方麵,為我們接下來的新能源汽車積累技術經驗,但電動車本身,可運作的範圍也非常大。

    你沒有專門調查過,可能不清楚,我國的電動車也領域,最早在1985年誕生,2003年開始快速發展,經過近五年的提速,產業規模和產銷量每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長,特別是去年和今年,電動車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井噴時期。

    到今年年底,全國電動車保有量預計會達到5600萬輛,整個電動車行業對今年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二十一世紀的發展,是‘時代呼喚綠色環保’的時代,不但要求人們注重節約能源,更重要的是要求人們更加注重居住環境和綠色環保,以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石油資源比較貧乏,燃油與尾氣的排放汙染又是未來大中城市大氣汙染的主要汙染源。為此我國發展電動車輛無疑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符合綠色環保革命的需求,因為電動車輛環保,低能耗,它是綠色環保,淨化空氣汙染的最好交通產物。

    如何給廣大市民的居住環境和身心健康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正是適應了這種趨勢,更是一種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工具。

    我找人專門收集過相關的資料。

    我國電動車發展在九十年代前基本都是依靠進口,如高爾夫球車、遊覽觀光車等。自九二年以來,我國有了自行車研製和生產的電動車產品,通過近十幾年的發展,現已初步形成以新日、綠源等一大批具有實力和規模的電動車生產家,更形成了新吳、浙省、津門三大產業集聚區。這些企業現已在國內市場推出電動摩托車、電動有纜車、電動高爾夫車、電動觀光車、電動汽車、電動載貨車、電動救援車、電動助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自行車、家庭生活車等等多重車型。

    從1995年清大研製的第一台輕型電動車出世開始,到現在的五花八門的林林總總。這十年中,誕生了一個產業成長的神話,也記錄了一個從無到有,再發展成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輕型電動車產業的曆程。從第一輛個人的專利製造到第一輛被公安部門正式認證並允許生產的電動車開始,這一個隻屬於我國的新產業邁開了前進的腳步,在短短的十載內,已經成就了讓全世界仰慕的產業規模。”

    周方遠侃侃而談。

    三哥看著他目瞪口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