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8.於禁的邀請和困苦(2/4)

作者:老眼兒字數:8742更新時間:2020-10-12 22:31:05

    尤其在路易十四時期,據說路易十四很早因為患病而開始脫發,為了不讓自己尷尬,同時也是為了增加自己形象上的氣度,他雇傭了48個人為他打理假發。甚至成立了假發行會,路易十四的“臭美”行徑自然而然的影響到了手下的人。大臣們為了迎合國王對假發的偏愛,紛紛效法,從而帶動了假發在宮廷中的流行,所以那個時候人的審美是——“毛發越多,越男人”。

    但是,戴假發也是要講規則的,“卷曲長假發”屬於“國家假發”,是國王的專利,每位大臣隻能戴和他們各自地位匹配的假發。

    所以從路易十四開始,假發實際上成為了與財富與權力掛鉤的裝飾品,不僅是男人,貴婦們也開始爭相戴起了假發。,並且把誰戴得高,誰假發裏的裝飾多,視為是一種可以用來攀比的時尚潮流。

    據說,1780年,聖保羅大教堂的門廳特意升高了四英尺,隻為戴假發的貴婦順利通過。

    我國古代人也有脫發困擾。

    唐朝時期的解決辦法比較硬核,根據阿斯塔納古墓出土資料顯示,唐朝女性麵對脫發,她們把木頭削成發型模型用墨水全部塗黑,然後頂在頭上。

    而宋朝時期,年老的女性為了遮擋自己不那麽美觀的頭發與臉上的皺紋,除了假發還會采用各種各樣的帽子、帕首,以及珍珠花鈿妝遮臉。

    明清時期盛行的“抹額”,其實也是一種頭頂的裝飾品,巧妙地掩飾了發際線的缺點。

    其實相較之下,白種人脫發嚴重,主要因為他們所攝入的食物都是高熱量、高脂肪的,這使他們的身體油脂分泌較多,從而堵塞發根毛囊,頭發的堅韌度就減少了許多。而相比起來,亞洲人出現頭禿的現象比歐洲人少多了。據調查,在2到39歲年齡組,隻有5的亞洲人群患有脫發,歐洲人群的比例是26。40到60歲年齡組的調查結果也是同樣,歐洲人的脫發比率遠高於亞洲人。

    亞洲人的頭發實際上有著許多歪果仁也羨慕的優點!

    一是亞洲人的頭發韌性其實很好,亞洲人的頭發需要較大的力量才能拉斷。據研究表明,我們需要用12n的力才能把亞洲人群的頭發拉斷,而拉斷非洲人群的頭發隻需要一半的力06n,所以我們的頭發更加不容易脫落。

    另外,我們的頭發生長速度也要比歐洲人快,由於中國人的頭發垂直於頭皮,所以生長很快,每個月可長30x。

    但亞洲人的頭發密度卻又令人惱火。

    有人曾統計,每平方厘米內的頭發根數,意大利人平均408根,蘇丹236根,華夏人是224根。而發量極其多而又天生特別硬特別卷的黑人發質就沒那麽幸福了,由於發質難以打理,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假發是一種日用品,每十個黑人女性就有九個半戴假發。不光是明星和公眾人物,普通人每13個月就換一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