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6章 去北美造紙(2/3)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11908更新時間:2019-11-01 22:59:59

    紙張在歐洲本來就貴,加上泡了牛油,價格更貴,基本和獸皮差不多了。但獸皮不僅防水,而且更加結實。所以,在運送蔗糖的時候,歐洲人幹脆使用獸皮袋了。

    ……

    馬林忽然想起一件事——他之前貌似打算在布雷頓角島,利用當地的森林資源造紙的。為此,他還派人去埃及購買煮紙漿所需的芒硝(硫酸鈉)來著。隻是,之前忙於戰爭,他差點忘了此事。

    於是,他趕緊找來相關人員,詢問芒硝的購買情況。結果,馬林被告知——去埃及的船,已經購買了幾十袋芒硝回來了,並找到了穩定的供應商。隻要有需要,買他幾百幾千袋芒硝都可以。隻是,馬林後來一直沒提購買芒硝的事情,造紙的事情也被耽擱了,去埃及的船也就隻顧著購買天然蘇打了,不再增加芒硝的采購。

    事實上,現在布雷頓角島上,悉尼灣北邊的北悉尼礦區的煤礦已經被發現了,並已經開始開發了。而且,布雷頓角島上,包括北美大部分地區,都是叢林密度的地區。

    在北美發展造紙業,絕對是最佳選擇啊……

    這裏樹木無限,加上布雷頓角島的煤礦,以及從埃及購買來的蒸煮催化劑——芒硝,馬林完全可以讓人在布雷頓角島上架起大鍋,拚命煮紙漿,要多少有多少……後世的加拿大,就是世界最大的紙漿生產國……

    當然,煮紙漿的容器,並不是普通的大鍋。而是需要密封性較好的鋼鐵蒸煮器,蒸煮器在密封後,蒸煮時水蒸氣散發不出去,在蒸煮器內形成高壓。然後,溫度上升……

    這樣,就能在幾個小時內,把木片,煮成可以用來造紙的紙漿……

    而使用傳統的法子,造竹紙,光是把竹子泡在石灰塘裏,就需要泡一百多天……

    泡完後,還要拿到大鍋裏,煮上七八天……

    而在泡竹子的一百多天裏,造紙匠們,竟然無所事事,隻好去幹點別的事情。等到竹子泡好了,他們才能開鍋煮,正式開工。

    而使用現代化學製漿法,使用硫酸鈉為蒸煮催化劑,加上使用密封的高壓蒸煮器,把切成小片的木材放進蒸煮器中,隻要高壓蒸煮2到4個小時,就能獲得紙漿……

    兩者對比之下,效率差了幾百上千倍啊……

    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竹紙造紙法,至少需要一百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獲得可以造紙的紙漿。

    而使用後世的化學製漿法,使用比竹子更廣泛的木材,隻要一天,就能獲得紙漿……甚至,一天都用不著,半天就行……

    也就是說,當大明的造紙工匠們製造了一刀紙的時候,用現代方法的工人,可能已經製造了幾百上千刀紙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