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3章 “挑大勤”(2/2)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8074更新時間:2019-11-01 23:01:48

    黑麥雖然沒小麥那樣嬌貴,需水量不大。但是,若是有足夠的灌溉水,也是能促進產量的提高的。

    隻是,這種灌溉技術雖然現今,可惜需要開挖大量的溝渠和墒溝,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馬林現在就算有足夠的勞動力去開發那三個新省份,也來不及開挖溝渠和墒溝。

    反倒是,有了這一年的時間緩衝後,在春耕結束後到秋收的這幾個月的時間裏,馬林完全可以組織老省份那些閑下來的壯年勞動力,去三個新的省份開挖溝渠和墒溝。到了明年春天的時候,新的溝渠和墒溝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加上肥料加工廠也能夠大量提供混合肥料了,不增產就有鬼了……

    上輩子的時候,馬林的父親就告訴過馬林——在沒有挖掘機的年代,建國後,國家多次組織農民,利用農閑時節(主要是冬天),集中搞農業“大會戰”,專門趁著這個時候挖溝開渠,以方便灌溉。這種挖溝開渠的“會戰”,在馬林老家那邊,又叫“挑大勤”,屬於勞動強度極大的活動,一般都隻征發男子。之所以叫“挑大勤”,是因為挖河時,泥土都是放在籮筐裏,讓漢子們挑著,爬上河堤的。所以,叫“挑”大勤。至於勤字,意思就是出勤的意思。因為,那個年代是工分製度,出勤計算工分。挖河屬於出大力的事情,所以叫大勤。而泥土全是靠人力挑上河堤的,因此也叫“挑大勤”……

    在沒有挖掘機和渣土車的年代,所有灌溉河,基本都是靠“挑大勤”挖出來的。而馬林上輩子所在的江淮地區,因為一年兩熟,稻麥輪播,所以,隻有冬天才算農閑十分。而“挑大勤”,也一般在冬天組織。據說,“挑大勤”特別辛苦。農民伯伯們在寒冬臘月那樣的寒冷氣候裏,因為勞動強度太大,渾身冒汗,很多人棉衣都脫掉了,隻穿著單衣挑土。而且,在這個時候,漢子們特別能吃,一人吃上幾大碗飯,都是正常的。因為,他們消耗也極大。加上當時缺少肉食和油水,沒有幾碗糙米飯墊底,根本持續不下去……

    馬林想要把北海大公國的土地好好開發利用起來,就離不開這種“挑大勤”的模式。為啥?因為隻有這種組織了大量勞動力的“挑大勤”,才能夠做到挖溝開渠。若是平時,哪戶農民沒事挖一條河的?即使一個莊園,也辦不到。所以,挖灌溉河這樣的大事,必須由官方組織,才能夠辦得到。當然,挖灌溉小溝和墒溝這樣的事情,難度不大,各個莊園自身組織勞動力,就能辦到。

    當然,組織“挑大勤”挖灌溉河,必須給勞動力提供足夠的食物,比平時超過很多的食物。否則,青壯男子也受不了。隋煬帝挖大運河為什麽死那麽多人?不是沒給吃的,而是給的量少了。挖運河的時候,勞動力的食量是平時的幾倍,如果隻給平時窩在家裏不動時的食物的量,小半天就耗光了能量了。

    而後,那些監工們不懂,以為農夫在偷懶——實際上他們是耗盡了能量了,你鞭子抽也沒用……

    沒有提供加倍的食物,加上監工的逼迫,開挖大運河才會死那麽多人。或者說,這是一種外行人搞出的失誤也說不定。畢竟,沒人願意在挖河時死那麽多人。馬林估摸著,估計是哪個不懂行的文官糧食撥給的少了,不夠消耗,才死了那麽多人……畢竟,開挖大運河實在溫帶地區,沒有開挖巴拿馬運河那麽惡劣的氣候環境……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