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43章 進軍羅馬(上)(1/2)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5034更新時間:2019-11-01 23:03:51

    <

    馬林帶偏話題的做法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國很快把注意力從教皇國和錫耶納共和國的衝突上,轉移到了“什一稅”的討論上來。

    按照道理,各國教會把“什一稅”收上來後,刨除本地教會的正常開支,剩餘部分應當都交給教廷。但是,那也隻是理論情況。就像理論上摩擦力為0,但實際上卻不可能。

    欺上瞞下、偷稅偷稅這些行為,可不是東方特有的。而且,在這個年代,因為信息落後,教廷根本無法確認各國應交“什一稅”的數量。最後,教廷隻能采用一個笨辦法——按照田畝產出統計“什一稅”。至於商業收入和礦業收入什麽的,沒法具體統計,而各國也心照不宣地不會把這些收益上報給教廷。饒是如此,各國田畝產出應繳納的“什一稅”,教廷也收不到多少。

    因為,地方教會會虛報“什一稅”的數量。明明收了10萬金幣的,給你報個1萬,你能咋的?

    若是像德意誌主教國那些國家,因為主教的位置需要教廷確認,不得不多交點的。而那些主權國家,就沒那麽客氣了。主權國家的主教,往往是各國自己提名,然後走個流程,由教廷確認下。如此一來,主權國家的主教,明顯是站在各國君主那邊的。然後,這些君主支持的主教上台後,也會從“什一稅”中分潤好處給君主。當然,這些分贓,絕不會見諸史冊,而是悄悄裝入君主自己的腰包,神不知鬼不覺。

    一般而言,能夠被舉薦為一方主教的,往往都是出身貴族家庭的子弟,而且常常是大貴族家庭的非長子。

    這樣的主教在掌權後,往往會很注意家族利益的保護和擴大。而對於一個貴族家族而言,除了錢財之外,爵位和封地,大概就是最重要的追求了。而很多時候,爵位和封地往往比金錢都要重要。

    所以,一般某個主教上任後,往往會利用貪來的“什一稅”,暗中和國王進行py交易。比如,給主教所在的貴族家族擴大封地,甚至提升爵位。包括賞賜封地和爵位給主教的沒有繼承權的侄子,甚至是私生子。國王拿出爵位和封地,主教拿出貪來的“什一稅”,雙方進行等價交易,皆大歡喜……

    唯一不歡喜的,大概就是教廷了。因為,他們的利益被無視了。但是,教廷也沒辦法。因為,教廷無法因為錢的問題隨便和一個主權國家撕破臉。隻有在十字軍東征的時期,各國“什一稅”才會交得很齊。平常時候,給教廷打折扣是很正常的事情。按照馬林上輩子讀過的一篇文章,十字軍東征時期,教皇給英格蘭定下的“什一稅”標準是每年20300英鎊(1291年標準),也就是30450馬克白銀。法國和德國人口和耕地比英格蘭更多,什一稅標準自然高得多。但是,隻有在十字軍東征這樣的大事發生時,各國才會交齊。其他時候,都會找各種借口,把原本繳納的什一稅大部分都賴掉,隻給教廷交一小部分。而不發動十字軍東征那樣的“聖戰”的話,教廷也沒有理由逼迫各國教會交齊。又不打仗,要那麽多錢幹嘛?

    平常年份,一般都是各國教會賄賂樞機團相應的負責人,力圖盡可能地少交什一稅份子。最後落入教廷聖庫的,基本都是意思意思……

    錫耶納是個主權國家,而且是早在1167年就剝奪了主教統治權的共和國。雖然和羅馬離得很近,但錫耶納共和國是很藐視教廷的。除了對教會不感冒之外,教廷一直軍事力量不行,也是錫耶納膽敢放肆的重要原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