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2/2)

作者:壺中洞天字數:5136更新時間:2020-08-20 15:13:26

    李陽:“滾!”

    頓時,一眾人等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在李斯等人的眼裏,李陽確實是一個治國之大才。

    但是在李陽看來,這種刺激經濟的手段,它有一籮筐,全部是後世社會現成的。

    在他穿越的那個社會,國內經濟要增長?搞基建啊!

    國內經濟要發展?搞基建呀!

    國內經濟要促內需?搞基建呀!

    總之,基礎建設那是被玩得如火純青的地步了。李陽此時,隻不過是拿來借用一把罷了。

    收起笑容,李陽道:“當百姓修運河賺了錢,自然就會想去提高生活水平,買新衣服,新家具,吃大肉。看到別人生活過得如此幸福,其他人自然得跟上,於是大秦整個社會都會奮發上進,不會因為糧食夠了,便失去上進心,如此,方能讓我大秦帝國不斷發展,不斷變強。”

    眾人連連點頭。

    扶蘇道:“那這麽說來,修運河,非但不會勞民傷財,反而對我大秦頗為有利啊。”

    李陽點點頭:“沒錯,隻要修運河的勞力,與耕種的勞力得以平衡,就絕對不會造成勞民傷財的結果。”

    眾人再次讚同的點點頭。

    在李陽看來,21世紀的中國,年年搞基建,也沒有造成勞民傷財。而為何古代的大基建,卻會淪為勞民傷財的結果呢?甚至還因此引起內亂?

    終其症結,其實是因為在古代,國家搞大基建,都是徭役,沒有工錢的。

    也就是說,百姓是被抓去服徭役,做苦力的。百姓苦不堪言,自然是會造反的。

    更重要的是,讓百姓白幹苦力也就罷了,這一幹就是幹數年,而且因為徭役人數太多,耕種的勞力減少,致使糧食大量減產。再加上,工程浩大,國家財力有限,隻好又對百姓增加賦稅,這樣一來,連種地的百姓也被壓得苦不堪言,最終的結局隻能是內亂紛起了。

    當初,秦始皇修長城,可不就是這樣麽?

    大秦的天下,赤地千裏,良田野草遍生,所有百姓都被趕去服徭役了,這樣大秦能不完蛋嗎?

    而李陽的辦法,則是利用大基建,保就業,促發展,以此達到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這一宏大目標,從本質上就與古代的大基建完全不同。

    為了讓扶蘇和李斯等人,對治國理政有先進的思想。

    李陽於是便把基礎建設,為何有利於促進社會生產發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道理,一一講了出來,一一分析,這讓扶蘇等人,都是眼中放光,心中豁然開朗。

    李陽的這套先進的治國理念,不得不說,令他們感到了眼界大開的體會。

    聽完李陽的先進理念之後,扶蘇當下便道:“太傅一言,勝讀書十年。孤能伴太傅身邊學習理政,真乃孤今生之幸。孤決定了,這運河必須修,一定要修!”

    聽到這話,眾人皆是會心一笑。

    手機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