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7章 孤獨的負重前行(1/2)

作者:一碗豆花字數:5738更新時間:2023-10-03 01:28:03

    威廉走進辦公室,遞上一份情報。

    老布斯平靜地看完,有些難以置信:

    “電子表廠僅僅生產了一個月,淨利潤五百萬?”

    “沒錯。他的定價邏輯,簡直讓人匪夷所思,最大限度的覆蓋了所有群體。”

    老布斯微微搖頭:“不,那一分錢的電子表,隻是為了支持芯片。我們不能容忍他這麽搞下去,這已經背離了我們的初衷,賣設備可不是為了讓他們發展芯片,必須扼殺央國的高科技產業,讓他們永遠處於產業鏈的最底端。”

    威廉立刻建議:“收購電子表廠,換芯片。”

    “這得華人出麵。”老布斯沉思著說。

    ……

    燕京大佬們再次被震撼了。

    各路外商爭相表示要收購電子表廠,出價從五千萬提到了一個億。

    劉漢的回複都是一個字:不賣。

    監控數據顯示,高端電子表全部出口到國外去了,上架就售罄。

    流回來的是大把的外匯,換成人民幣流回青山,又放大了青山的貸款規模。

    青山銀行如魚得水,過的滋潤至極。

    省行想截流都不可能,電子表廠全部是現金上門提貨,根本沒有銷售成本!

    雖然國企也沒有銷售成本。

    但那是兩回事,統購統銷的組織成本,高的嚇人。

    劉漢直接抹去銷售成本,價格低到讓人不敢相信,八毛批發電子表?

    零售才一塊五!

    這純粹是為了支持國產芯片啊。

    與此同時,全國六大表廠同時感受到了危機。

    要擴大產能還不容易,那還有一個電子產業園呢。

    他們開始聯名告狀。

    先告劉漢動用銀行資金收購國企,擠壓國有企業發展。

    這正撞槍口上。

    因為貸款的是何佳。

    被大佬一頓狠批,瑪德,你們看清楚了再找事,那是劉漢貸款嗎?

    這些人冷靜下來,明白了,何佳不能碰。

    然後他們又想了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告鄭銘。

    鄭銘和於月不一樣,他可沒戴紅帽子,就是純粹的個人貸款,而且是兩千萬。

    全國的市級企業,沒有一個給過這麽多的貸款。

    深鎮成立特區,才給了三千萬!

    這一告,正戳中要害。

    立刻獲得了不少大佬的支持,不能這麽幹,得控製青山的財權,他們太有錢了不會用,修路浪費那麽多錢幹什麽?怎麽能把國企的貸款掐了,扶持個體戶呢?

    就這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

    人報的記者來青山了,采訪劉漢。

    這次充分吸取教訓,弄了一個男記者來,而且五十多歲了。

    何佳全程回避。

    劉漢就在辦公室中,接受了專訪。

    記者問:“我注意到青山的交通建設搞的熱火朝天,已經超出了青山的人流需要,你對這個事情怎麽看?”

    “沒有超出物流需要。青山正在超高速發展,物流始終是青山的瓶頸,也是全國的瓶頸,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讓商品快速流入流出的通道網。

    很多農村物產豐富,但貧困至極,就因為商品無法運出來,投資也進不去。

    如果路修通了,外資的選擇多了,自然會增加投資。

    深山裏的地皮增值了,這就是回報,批地換錢再發展基礎配套產業,提升土地價值,良性循環。

    你不修路給人走,人家自然不走,一分錢都不會投,死局。

    所以青山的口號是,要想富,先修路。

    想發展什麽產業,想讓哪個地方脫貧,就把路修到哪裏,水電煤氣配套跟上,這就是正府要做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