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2章 神秘的八思巴文(2/2)

作者:牧人霖汐字數:6322更新時間:2019-11-03 09:19:55

    白印圖笑了笑,坐直了身子說:說白了吧,在過去,手持聖旨金牌的人,見到手持聖旨金尊的人,那就得下馬磕頭。

    大家都笑了。

    周權:印圖科長說得很直接,但事實上就是這樣。這回大家應該明白聖旨金尊的的尊貴和重要了吧?

    冷峻飛帶頭說道:明白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它!

    周權:對啊,保護國寶文物,人人都有責任!

    趙鐵又問:周站長,您剛才說上麵是巴思八文,這和蒙古族現在用的文字有什麽不同嗎?

    周權介紹說:大家看電視劇或讀曆史小說等書籍,知道成吉思汗身邊有位“全真七子”丘處機這樣的大師,並創造了“一言止殺”的奇跡。成吉思汗的兒子托雷,有個兒子叫忽必烈,身邊也有一位這樣的大師——八思巴。當然,八思巴不是他的本名,是一種尊稱,意為“聖者”。八思巴是元朝第一位帝師,北京城的選址、設計、規劃,都有他的智慧和功勞。忽必烈就是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是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君臨天下後,估計是也想學秦始皇統一文字,便把創製統一文字的任務交給了國師八思巴。八思巴在西藏苦思冥想了八年,終於帶著八思巴文回來了。忽必烈要求用八思巴文“譯寫一切文字”,包括蒙古文、漢文、藏文等。但這種八思巴文特別難學,很多人都是幹學不會,推廣受到了限製。於是,忽必烈下詔要求百官百日內學會八思巴文,官兒小的學會了可以升官兒,沒具體官職的學會了馬上就給。再後來,被尊為“元國字”的八思巴文始終也沒能在民間推廣。

    大家都聽得入了迷。

    周權接著說:其實,我們大家知道八思巴文這回事兒,或者說是這個詞兒,大多數還是因為聖旨金牌的出現。

    很多人都點頭,表示認同。

    事實也的確如此,當年聖旨金牌被發現後,持有者首先帶著它來到紅樓市,但根本沒有人“慧眼識真金”。特別是對這種既像蒙古文、又像藏文的“天書”,更是一頭霧水。後來,終於找到一位學者,認出這些文字就是八思巴,但寫的是什麽呢?該學者能夠流利地讀出文字的語音,卻不懂文字的意思。

    這可真是奇了怪了,世界上還有這種能夠讀出音卻不知道“說”了啥的文字?這就是八思巴文的精妙之處。

    由於仍然破譯不了文字內容,加之了解到八思巴文不是成吉思汗時代的文字,就認為這塊牌子價值不高了,也直接導致聖旨金牌流出紅樓市。後來,那位學者又見到了另一位學者,說起此事,當他把文字再複述一遍時,後一個學者大吃一驚——因為,他聽懂了!

    可惜已經晚了,聖旨金牌此時早就走出了紅樓市!留給紅樓市文物界的隻有——捶胸頓足的懊悔!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