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章 載人航天(1/2)

作者:飄蕩墨爾本字數:4470更新時間:2023-10-30 12:16:05

    第43章  載人航天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見梁天沒有什麽睡意,方原就又纏著總設計師,要聽他把航天人的故事講完。

    老一輩人的記憶裏麵,我們國家的發射場,第一次執行國際商業航天任務,多半都是1990年【亞洲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這的的確確是我國正式發射的第一顆國外衛星,但並不是第一次執行國際商業任務。

    再往前推的話,還有兩次國際任務,用的都是【長征二號丙】。

    發射場也不是西昌,而是更早的酒泉。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分別於1987年8月5日和一年後的同一時間,發射了法國的馬特拉微以及德國的Intospace公司微重力試驗裝置。

    這兩個都是試驗裝置,算不得正式的衛星發射。

    這並不影響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履曆上,也印刻著第一次執行國際任務的標簽。

    這兩個微重力試驗裝置的成功,才有了後來的【亞洲一號】任務。

    所有的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

    戢誌東讓梁天沒必要大驚小怪。

    摩托羅拉公司的銥星合同一共有6顆,分了三次發射,每一次都非常精準。

    我們國家後來真正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飛船代號是【神舟】。

    這一擱置,就擱置了二十年。

    98天之後,【長二丙】順利地將兩顆真正的銥星送入預定軌道。

    1997年9月1日是這項技術在我國的第一次試驗。

    這兩個國家,雙雙在1960年代,完成了不同形式的載人航天。

    一箭多星,是航天技術發展的大方向,卻不是梁天自己真正屬意的。

    這樣一來,戢誌東的職業生涯也就不會有遺憾。

    【921工程】剛剛立項,戢誌東就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梁天的研究方向,是一箭多星。

    2.15事故之後,中國國際商業航天,迫切地需要用成功來走出雙重困境——沒有國際商業保險公司願意接受保單,沒有國外公司願意委托發射。

    世界航天技術日新月異,僅僅隻是把發射失敗變成發射成功,並不足以讓中國一直在國際商業航天裏麵,占有一席之地。

    “1970?”梁天有點不敢相信,“我出生的那個時候,我們就敢想載人航天了?我們那時候,除了發射了一顆【東方紅一號】,還有什麽?”

    中國航天人在【東方紅一號】大獲成功之後,萌生出這樣的想法,也不算是太過好高騖遠。

    他那個時候能夠查到的資料裏麵,確實也沒有這方麵的。

    戢誌東:“就是因為有了【東方紅一號】的成功,我們才會有一個更加雄心勃勃的【714工程】。”

    他一直堅持到了1997,堅持到了中國航天走出至暗時刻,卻沒能堅持到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發射升空。

    戢誌東就是這些航天人中的一員。

    戢誌東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做中國載人航天首發的地麵總指揮。

    一箭多星技術的成功商用,標誌著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開始擺脫至暗時刻,進入良性發展的階段。

    就像很多人都會有的初戀情結。

    在國際上四處宣講,幫【馬布海1號】搞定國際商業保險之後,戢誌東的身體,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再回到原來的崗位上,繼續反光發熱。

    梁天想要參與【921工程】項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