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三章 先天(第一更)(2/3)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7292更新時間:2019-11-03 21:38:15

    張蒼是第一個,陸賈算是第二個,陳囂為第三個,三人中,張蒼相對博學,陸賈於行人署之事頗有獨到見解,陳囂則是對諸般禮儀、內聖外王初解頗有見地。

    其餘七位儒家弟子在各方麵也都非凡,否則,自己也不會親自為他們寫就簡書,十個人雖不多,卻是一個榜樣,卻是儒家的先行者。

    “儒家是教導弟子的地方,如何抉擇全在他們自身。荀況不以幹涉。”

    有教而無類,因材而施教,此儒家為當世顯學的一大核心,看著身側的張蒼等人,荀況點點頭,自己教導出來的弟子,自己心中有數。

    比起祖師孔丘與孟軻一脈的道理,自己所學更多包容儒家、法家、道家等為一體,比起單一的儒家所學,卻為君王所喜多矣。

    “如今,伏念新任掌門,想來荀夫子接下來也不會輕易出小聖賢莊了。”

    公都子臨死之前,將儒家其餘兩位掌家罷黜,徹底將儒家上下的大權收攏在伏念手中,再有著荀況助力,儒家諸人均沉浮。

    然則,若是荀況不在,今日的情況或許非如此。

    “若然師兄尚在,荀況當閉關清修也。”

    此責任本是師兄的,緣由臨淄之事,儒家遭劫,否則,焉得如此?

    “哈哈哈,荀夫子這是在埋怨於我也。”

    單手負立身側,不遠處,以伏念為首的諸多儒家弟子,仍舊在規矩無比的下葬公都子,道分陰陽,公都子的離去,對儒家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或許這就是道家所言虛冥深處的道。”

    往事隨風,荀況歎然而道,生死之道本是道家的之長,自己也曾一探究竟,頗有所得,一卷《天論》詮釋其妙,順天之行,無物不成,逆天而行,萬物不合。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儒家中庸亦是如此,倘若公都子妙悟此道,焉得此時?”

    大道同途,不複多言,一切寥寥,伴隨今日公都子的入土,都將翻開嶄新的一頁,再次看著不遠處儒家弟子之行,對著荀況點點頭。

    身軀微轉,領著身後的小靈、小衣二人離開儒家先賢祠,離開小聖賢莊,離開桑海之城,離開琅琊群山,西行莒城、蓋城,暢遊半月有餘,北上入臨淄。

    ******

    “見過大人!”

    時隔月餘,再次回到臨淄之城,入城門的時候,一側城牆之上,對於墨家弟子的追捕文書仍在持續,看來後勝於此也是相當用心。

    靈覺擴散,與月前稷下學宮的盛事雖然還有提到,但也已經很少很少了,於自己來說,並不在意,自己想要的目的已經達到。

    風塵而歸,略微盥洗,天上人間的後方庭院內,晏平已經等待多時,一語傳入,近前躬身一禮,深深拜下,朗聲不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