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五章 半導體之殤(2/3)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7042更新時間:2019-11-04 08:04:08

    這讓華國半導體和華國足球,有著幾分相似,華國足球不用說是被誰的任期內做爛的,華國半導體,也在這些年滲透著多位急功者的影響。

    2000年世大被台基電並購之後,早就已經可以退休的張汝京,就覺得他有責任提升華國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水平。

    就義無反顧地來到華國,並吸引大量他在德州儀器TI的同事和台島同行一起來內地創業。

    當時他不僅賣掉了在美麗堅的多處房產,把太太孩子都帶到了大陸,連90高齡的母親也一起遷居到了上滬。

    張汝京博士創辦的華芯國際,不僅在芯片製造層麵對華國貢獻較大,比如早在21世紀初期布局12寸產線,以個人資源,找齊了全美五大教會為他做人格背書,擔保他所說的話都誠實可信,並允諾該國政府華芯的產品一定隻用於商業用途,不會用於軍事用途。

    2007年12月,華芯順利拿到了45納米產品的生產設備,僅比歐羅巴發達國家晚了1年左右的時間,2009年1月1日,他們又順利拿到了32納米生產設備的出口許可。

    然而,半導體行業特別是製造業作為需要資金投入較大的產業,需要有國家資金支持,但國資入股,即很難再從西方國家引進設備,而不引入國資入股,卻很難得到國家資金支持。

    黃豪傑很難以想象,是在什麽樣的堅持和努力之下,張汝京博士將華芯國際建立並不斷在製程上突破設備的製約封鎖,同時頂住多方壓力布局12寸產線,在剛過去的幾年裏,12寸市場的產能早已證明他當初的眼光布局。

    除了芯片製造領域,張汝京博士更大的貢獻在於,為華國半導體產業培養了眾多人才,現在華國製造乃至其它領域企業的高管、CTO/COO/CEO,諸多來自於華芯國際。

    同時,張汝京博士還一直有心培養中國本土企業,如果用外來設備,可能立刻量產,用華國本土公司的設備,可能良率不夠,不斷改進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1年量產,張博士傾向後者,華芯國際也好,新昇也罷,皆是如此。

    而這一切中,老先生並不計較個人利益,無論是華芯國際的股份,還是為了盡早和解放棄在華國的反訴離開SMIC,或是創辦新昇。

    張汝京博士更像是產業的布道者,而非逐利的企業家。

    想起徐根寶,在華國足球大體製內退出,創辦足球基地,培養青少年一代本該是落在應該具備戰略眼光的學者官身上的事情,卻要老徐扛著,還不斷麵臨資金問題,個人不斷供血基地。

    12強賽期間,華國足球共有顏駿淩、顧超等8名當初根寶崇明基地產出的球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