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六章 芯片流片(2/3)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7042更新時間:2019-11-04 08:04:12

    就算是這樣不合理的設計,星圖公司的實驗芯片,依舊可以集成130億個晶體管。

    另外由於星河半導體的矽片切割技術,也和傳統的不一樣。

    一般來說,三鑫、台基電他們的在矽片上麵完成了集成電路之後,就會使用線鋸或者激光,對矽片上麵的一塊塊芯片進行切割。

    由於矽片本身非常的脆弱,如果一不小心可能讓矽片上麵的芯片受到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矽片上麵的芯片之間都是有相當的間隔,這就導致了矽片的利用麵積進一步下降。

    但是傳統的芯片製造之中,這種情況是無法避免的,不然靠得太近,切割出現一點點差錯,芯片就要報廢。

    而星河半導體的切割工藝,是基於C31的物質搬運能力而設計的,可以進行納米級別的切割。

    所以星河半導體的矽片上麵是芯片,是密密麻麻的幾乎是聯在一起。

    隨著越來越多的原片被完成,張汝京和王博思已經開始在星河半導體的工廠之中準備生產工作了。

    半導體的工廠必須采用無塵防靜電空間,以及工人穿淨化服。

    這些主要是為了保證工作環境的顆粒以及溫度,濕度達標,任何的顆粒以及溫度濕度的不達標都有可能影響製造器件的工作性能以及可靠性。

    另外傳統的半導體工廠是存在輻射危害的,最嚴重的事離子注入(半年體檢一次,別的工種1年體檢一次),因為存在有害離子激發。

    光刻其實就和印照片的地方一樣,黃光區域也有一定輻射。

    其他部門稍微輕微,但是製造廠裏一般設備擺放比較密集,有些輻射你即使不在此部門工作也有可能受到,當然很輕微,所以淨化服也有一定的防輻射作用,一般來說工作的安全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當然這些輻射危害對於星河半導體而言,就相對比較少了,因為星河半導體即將采用的工藝是沒有光刻機和離子注入機之類的。

    王博思和張汝京不停的忙碌著半導體工廠的事情,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一台台電路印刷機被安裝在工廠之中。

    2017年10月27日,曆史必將銘記這個時刻。

    黃豪傑、張汝京、王博思等人正在看著工程師們小心翼翼的調試著生產線,沒有錯星河半導體的第一條芯片生產線已經完成了。

    而且星河半導體的這條生產線是萬能生產線,隻要更換印刷頭上麵的倒模原片,就可以生產其他芯片,而不需要為了一種新芯片而重新搭建一條生產線。

    “黃總!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們是不是試一試這生產線?”張汝京已經有些迫不及待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