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998年6月25日20時 車上(1/3)

作者:周梅森字數:7314更新時間:2023-10-04 20:42:02

    劉華波坐在薑超林的0001號車裏,和薑超林敘起了多年前的舊事,一時間,讓薑超林有了點恍然若夢的感覺。光陰過得也真是快,這一轉眼,十幾年就忙忙碌碌過去了,甚至連咀嚼回味的時間都沒有。一路半眯著眼,聽著劉華波的述說,薑超林感慨良多。

    劉華波的話題一直停留在過去,停留在他們搭班子的時候:

    “超林呀,我記得,平陽地區最早崛起的一批鄉鎮企業大都在濱海市吧?當然嘍,那時候,濱海還不是市,是縣。濱海這地方地廣人稀呀,又靠著江邊和海邊,曆史上就多災多難,洪水、海嘯三兩年來一次,人均收入好像一直都是全市倒數第一吧?”

    薑超林睜開眼說:“一九八二年前全市倒數第一,一九八三、八四年倒數第三。”

    劉華波點點頭:“一九八四年後,濱海的日子就好過多了嘛,先是把水產養殖業搞上去了,後來又把石英開采搞上去了。我記得,當時有個抓養殖業的副鄉長,挺能幹的,兩年搞出了兩個萬元村,我們市委、市政府還給他發過賀電,是不是?”

    薑超林想了想:“你是說王少波吧?當時是李圩子鄉黨委副書記,不是副鄉長,他蹲點抓出的第一個萬元村是海埂村,對不對?”

    劉華波道:“對,對,就是海埂村,一九八五年的事!”

    薑超林感歎說:“現在這個海埂村可不得了了,搞了個金海岸度假區,光旅遊收入一年就是八千萬,他們養殖集團的股票也上市了,家家小洋樓,每戶的存款都不下幾十萬,比我這個市委書記闊多嘍!”

    劉華波也很感慨:“好啊,好啊,讓老百姓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我們這些領導者也就問心無愧了。”轉而又問,“哎,超林,當年那個副鄉長,哦,就是那個鄉黨委副書記王少波,幹什麽去了?還在我們平陽嗎?”

    薑超林笑道:“這樣能幹的家夥,我能放他走?省鄉鎮企業局調過,我沒放,讓他老老實實在平陽給我做貢獻哩!哦,這個王少波已經是濱海市委書記了,現在可能就在大堤上抓抗洪!前天去看水情時,我和王少波說了,淹了濱海,他這市委書記就別幹了!”

    劉華波指點著薑超林嗬嗬直笑:“你這家夥,還是那麽不講理。”

    薑超林道:“哎,老班長,這可是當年你支持我這麽做的呀,咋地位變了,立場也變了?你不想想,沒有我這不講理的市長,你當時那些英明決策咋落實!十公裏的攔海防波大堤誰給你負責建?!”

    劉華波又笑:“那這麽說,你這家長作風的根源還在我身上了?”

    薑超林別有意味地道:“那當然,平陽的事好壞都有你一份,所以,這些年有人告狀我也從沒怕過。”想了想,又說,“不過,你也別聽有些人瞎說,其實,我還是挺民主的,我說得不對,下麵也敢頂回去。就說那個王少波吧,你真以為他這麽馴服?才不是呢!搞金海岸度假區時,我堅決反對,那地方根本沒有沙灘,你搞什麽度假區呀?還金海岸!”

    劉華波說:“是呀,我記得海埂村附近的海邊都是岩石。”

    薑超林說:“不但是海埂村,我們平陽海岸線上全是這樣。你猜王少波能想出個什麽主意?嘿,到外地一船船去運沙,搞人造海灘。我真發了大脾氣,對王少波說:“你到哪裏去搞沙我不管,有本事,你就是把天上的月亮摘下來掛到你濱海也行,就是有一條,產值和利潤下來了,你別怪我摘你的烏紗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