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998年6月26日10時 平陽市政府(1/3)

作者:周梅森字數:6110更新時間:2023-10-04 20:42:05

    “李記者,你說得很對,能拿出這種材料的人是知情人,還不是一般的知情人。一般的知情人怎麽知道這個項目十年送禮花了六十七萬三千多?數據這麽準確?所以我想,我非和你好好談談不可,不但全麵回答這份內參稿上的三個問題,還想更深入地談談平軋廠是怎麽落到今天這一步的。從項目籌建上馬到今天的材料,我讓有關同誌全找出來了,都在這裏,你隨便看,寫文章需要的,還可以複印帶走,對你不保密。”

    “先說平軋廠上馬的背景,最早提起這個項目是一九八八年前後,當時,我們的省委書記劉華波同誌還是平陽市委書記,這個項目是在他任平陽市委書記的最後一年提起的。當時全國是個什麽情況呢?經濟過熱,物價瘋漲,尤其是一些生產資料價格高得離了譜,什麽都缺,鋼材、電力、能源,沒有不緊張的。平陽曆史上就不是重工業城市,能源、鋼材缺口很大。解決能源問題,建了個大型熱電廠。解決鋼材問題,就想上這個大型軋鋼廠。大躍進年代,我們建了一個平陽鋼鐵廠,年產二百萬噸,有上這個軋鋼廠的條件。所以,幾次論證下來,從國家到省裏到平陽,三方認識一致,都認為從平陽,乃至整個東部地區的整體工業布局來看,這個軋鋼廠都得上。一九八八年底,平陽軋鋼廠正式立項列入國家重點項目。國家部委給了三個億,省裏專項資金給了一億五,平陽地方原說也是三個億,後來追加到三億五。這是多少了?八個億吧?有一點請記住:這八個億不是一下子到位的,經濟建設上的事你們當記者的可能不太清楚,從來沒有一次到位這一說,就是你名下的專項,你用一點也得一趟趟跑北京,跑省城,這先不說。

    “再說設備引進。落實到設備引進談判時,已經是一九八九年底了。一九八九年發生了什麽?一場政治風波。原先談定的那家大公司因為他們國家的製裁政策,不和我們談了。AAT鋼鐵公司趁機發出了邀請。現在我們知道AAT公司是家信譽不好的中小型公司了,當時卻不知道呀,至少我不知道,我那時是主管工業的副市長,籌建總指揮隻是掛名,具體工作是何卓孝同誌負責。更要命的是,和AAT一接觸,我們經濟賬沒算,先算政治賬,說是打破了人家的經濟封鎖,取得了偉大的成績,當時的報紙上還報道過。經濟問題一變成政治問題就麻煩了,國家部委的一位分管領導發話了:和AAT的合作一定要爭取成功。這還有什麽可說的,就千方百計往成功的道路上奔吧!”

    “這盤大買賣一開始不就是三方出資麽,所以,總指揮也是三個,除了我,還有省冶金廳的陳廳長和國家部委的王副司長。我們平陽方麵主要負責基建,設備的引進考察則由王副司長和北京的一些同誌負責。幾次到AAT公司考察,都是王副司長帶隊去的,我們何卓孝同誌跟著去過兩次,一次被王副司長帶著考察到印第安人叢林裏去了,還有一次就是簽字儀式。我當時就有些擔心,可又不敢說,對軋鋼設備我和何卓孝都不是專家,人家王副司長才是專家,我哪有什麽發言權。好,AAT先是拖,後是賴,進來的設備三分之一不能用。這就是算政治賬的結果。好在這時我們頭腦清醒了,經濟賬不能不算了,於是就打國際官司。官司一打五年,直到去年三月才算最後完結。這五年,王副司長可又風光了,一次次理直氣壯往國外跑,打官司嘛,重要工作嘛!結果也不知是悲劇還是喜劇,官司沒結束,王副司長在美國十號州際公路上出了車禍,連隨從一起‘壯烈犧牲’!唉,你說王副司長跑到美國十號公路上幹什麽去?AAT公司和訟訴法院又不在美國!向上反映?李記者,你說得輕鬆,我們敢嗎!以後不找他們批項目了?這樣一來,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都很大,工期便一再拖延,加上物價上漲等因素,早先的預算就一次次突破,一次次追加。從最初的八個億,追加到九億八千萬,又到今天的十二億,光我們平陽方麵就陸續追加了兩個億,成了最大的倒黴蛋!好在薑超林同誌和平陽的同誌們都很理解,平陽經濟情況又一直比較好,我們這兩個億才能順利追加上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