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林徽因與梁思成:這世間的美好都與你有關(上)(2/5)

作者:小小蘇字數:15240更新時間:2023-10-08 17:35:37

    但是,古人常講成家立業,民國時結婚年齡普遍偏低,十幾歲就要走入婚姻的殿堂。在家人的安排下,他和林徽因相識相知,他們兩家是世交,林徽因才名在外,梁啟超對這個兒媳婦很滿意,他十分欣賞聰明人,恰好林徽因就是這種人。相親時,梁思成秉承了自己一貫的作風,調皮搗蛋像個長不大的孩子。那時,倆人都是十七八歲的年紀,林徽因擺出少女獨有的矜持,可是梁思成根本不買賬,他就像是個猴子一樣,剛進走太廟一會兒功夫,就不見人影了。林徽因到處找不見他,抬頭一看,梁思成正站在樹上看著她,可把林徽因給氣壞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性格互補,兩個人年紀相仿、家世相當,簡直是天生的一對壁人。不過兩個人在感情上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卻是梁思成的母親,梁母本名李蕙仙,自幼承庭訓家學,熟讀古文、善作文章,又擅長琴棋書畫,可謂是一頂一的才女。李蕙仙慧眼識英雄,不喜黃白之物,隻喜有才之人。李蕙仙比梁啟超大四歲,其堂哥李端棻見過梁啟超的文章後,認為他有大才,所以決定將堂妹嫁給他。李蕙仙出身名門,家庭優裕,可算是千金小姐。而梁啟超家庭貧苦,家裏世代靠教書維持生計,兩家家世相差甚遠,可李蕙仙從未計較這些。

    李蕙仙從繁華的京城嫁到廣東農村,不管是語言,還是生活習慣都有很大區別。她沒有任何怨言,盡心盡力地侍候公婆,操持家務。不僅如此,挑水、舂米、煮飯等粗活重活,她也做的任勞任怨。梁啟超的繼母隻比李蕙仙大了兩歲,換作平常人哪裏會把繼母放在眼裏,可李蕙仙不是一般人,她嚴於律己且品德高尚,絲毫沒有看不起婆母,反而恭敬有佳。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賢妻良母,梁啟超才能在外麵做的風聲水起,名聲鶴唳。任何事物都有兩麵,好的一麵和壞的一麵。勤勞肯幹的李蕙仙是典型的封建女人,她信奉的觀念是以夫為天,更重要的是她是裹了小腳的人,在思想觀念上和林徽因差距甚大。

    李蕙仙認為女人就應該圍著男人轉,無怨無悔的孝順公婆,平平淡淡的在後院裏度過一生。可林徽因不這樣想,她生長於新舊交替的社會裏,父親又是教育家,思想開明前衛,受到新文化運動的熏陶,她追求人格獨立,思想自由。早年間,林長民常常帶著她出門遊學,見過西方社會製度的林徽因更是對傳統觀念嗤之以鼻。兩種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怎麽可能有好的結果。

    當時梁思成出車禍住院,作為未婚妻亦是戀人的林徽因常常去醫看望梁思成,她坐在他的床頭讀報紙,念他們喜歡的詩句,病房中充滿歡聲笑語。不僅如此,林徽因還親曆親為的照顧梁思成梳洗,當時是夏天,住院的病人常常需要擦汗洗身子,林徽因想當然得認為他們已經是未婚夫妻,沒什麽可避嫌的。況且梁思成是病人,照顧病人本是應該。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林徽因沒有做錯,甚至覺得這個女朋友實在是貼心。本是一樁美談,偏偏李蕙仙是舊思想老觀念,她覺得既然是未婚男女就不應該總是見麵,甚至還做出肌膚相觸這樣的過分事情。

    李蕙仙向丈夫表達了自已的不滿,可丈夫沒把妻子的話放在心上,他是一家之主又是男人,長子的婚事自然由他做主,妻子的意見並不重要。可他遠遠低估了婆媳關係的麻煩之處,女人最會為難女人,惡劣的婆媳關係,延伸到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關係。他們互相放狠話,什麽紮心說什麽,氣頭上倆人恨不得掐死對方。氣消了之後,兩個人悔不當初,訴說情話請求對方原諒。這樣的糟糕的日過了幾個月後,才慢慢的讓雙方冷靜下來。林徽因性格自卑敏感,最受不了別人的冷嘲熱諷,婆婆的行為無異於在她的心上紮刀,林徽因深感痛苦無力。

    痛定思痛後,林徽因總算冷靜下來,她廣闊的閱曆和豐厚的知識儲備讓她明白,自己想要成為什麽樣的人和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關係。所以婆母的阻攔並沒有阻擋林徽因做自己的步伐,泰戈爾訪華的時候,林徽因和徐誌摩共同伴其左右充當翻譯,他們三個人同進同出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京城,要知道徐誌摩和林徽因的關係可不一般。林徽因在英國遊學時便和徐誌摩鬧出過緋聞,當時徐誌摩有家室,林徽因為躲避流言蜚語和徐誌摩的追求,主動逃避回國內。為了成全自己的愛情,徐誌摩逼著妻子離了婚,此事鬧得滿城風雨。甚至還有傳聞說徐誌摩離婚,是林徽因出的主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