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61章 德國漢堡千橋風采(2/2)

作者:金紅楓字數:4760更新時間:2020-04-24 09:47:16

    “這就需要更換徐拉索,新拉索不僅具有高質量的內外防腐,而且在專業人員詳細研究出出現損壞的原因之後,對拉索功固區作了多項改進,增加了抑製風振的阻尼器,消除柔性索與剛性錨頭過渡區內彎曲應力的拉索鞍座,改進了錨具的設計以改善排水。”

    “原來還有這麽多的學問和講究!”曲麗華雖然不是學橋梁設計、建築專業,但是經過羅賓的講解,她覺得要建造一座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堅固,能有載重量的橋梁,還是很不容易的。

    要投入很多的金錢、人力和物力,要成為著名的橋梁不僅是建造很牢固,造型優美,還蘊含了曆史和文化。

    “這座大橋還是很長的,載重量還是很棒的!”孟文傑也稱讚道。

    羅賓:“是的,這座橋是很有特色的,我再帶大家去看看其他的橋梁,德國漢堡的橋梁真是很多,可能一看不過來,我們接下去幾,要去幾個地方,有代表性的橋梁,我都會介紹一下。”

    “好的!”曲麗華越聽越感興趣,想要領略一下德國漢堡的“千橋風情”,市中心的倫巴斯德橋和肯尼迪橋儼然成為內阿爾斯特湖和外阿爾斯特湖的分界線。

    羅賓又帶著大家去這幾座大橋看一看,站在倫巴斯德橋上可以看到美麗的外阿爾斯特湖景色。

    羅賓看著遠方,為大家介紹:“倫巴斯德橋始建於1865年,寬48米,上麵有輕軌道,外加四車道,橋上還佇立著兩根高高的旗杆,旗缸部有豪華的雕刻做裝飾,麵向內外阿爾斯特湖各有兩個五叉燈柱子,這算得上漢堡最奢華的橋了。”

    “這座橋確實很漂亮,我又看到了歐洲的大方、大氣,橋梁的設計,線條流暢,看上去雖然有一些年代了,但還是很堅固,承載量還是很好的,裝飾也是用歐洲常見的裝飾方式來裝飾,看上去豪華大氣。”曲麗華。

    羅賓點頭,“是的,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經過修複的橋了,托斯特橋現在所在的位置之前就已經有一座橋了,是連接當時漢堡新舊兩個城的橋,老橋是木製的,在大火中嚴重受損,後來考慮到木製的橋梁不能防火,還是改用水泥、大理石比較牢固的建築材料來重修。”

    “經過改建之後,我們才看到現在這座橋的風采,還是要感謝建橋者和之後為了修複這些橋梁的專業建橋人員,沒有他們的辛勞,這座橋早就不複存在了。”

    “這讓我想起漢堡的曆史,1842年漢堡發生了曆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火災,那場大火燒毀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漢堡,大火也毀壞了運河的連接。”

    “在大火之後,漢堡迎來了鳳凰涅盤般的新生,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漢堡人借機引入了先進的建造技術,拓寬馬路,供水係統,改造運河,改建港口,開通鐵路,當然這些的實現都離不開橋梁的連接,在後來的數百年的時間裏,漢堡從未出現過橋梁事故,漢堡的橋默默地站在那裏,承擔著繁忙的交通,支持著城市發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