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年輕有為 一(1/2)

作者:牛瑩字數:3094更新時間:2023-10-08 19:19:57

    他看著前麵的三岔路,如果說前麵的人生他把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那這後麵的人生,他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找出毀了白蘭的凶手,將他們繩之於法。

    以他對這幾個漏網之魚的了解,他們現在的藏匿隻是躲避風頭,決不會洗手不幹,而從他掌握的資料來看,他們作案的選址並非隨機,從線路上其實有跡可循,那些所有的路線和資料都早已刻在他的腦中,他會用餘生,來找到他們,給白蘭一個交代。

    陸邕的車子啟動,沒走他一直行的路線,而是朝最右邊的岔路開去,三樓靠右邊的一個大窗戶後麵,一位稍有些啤酒肚的男人看著車子轟鳴著絕塵而去,終於微微舒了一口氣。

    半年後。

    邕城再次登上熱搜,這次是邕城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可移動文物紡織品修複資質”,這樣的殊榮對一個博物館來說,足夠記入史冊。

    陽光透過博物館巨大的玻璃穹頂,灑落在慕名前來看展的遊客身上,一靜一動,勾勒出一幅安靜的動態畫卷。穿過博物館中廳,沿東樓梯下行到後院,通過一道特殊的安檢門,便到了紡織品修複室。

    推開門進去,這間挑高超過四米的大開間裏燈光明亮,整潔寬敞,房間裏開著溫度和濕度都適合文物存放的恒溫空調,但撲麵而來的一股來自文物上的腐臭氣黴爛味,還是讓初進去的人難以適應。

    房裏放著各種儀器和幾個大的“手術台”,台上是等待手術的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病患”。

    裏麵兩張台邊各自站著一位穿著白色工作服的姑娘,全都聚精會神的埋頭“手術”。

    台下的筐裏放著卷成圈的各色托裱的底絹和縐絲紗,牆上的工具架上有序擺放著毛筆,針線,剪刀,小網格等看起來有些怪異的“手術工具”。

    陽光從玻璃窗外照進來,這些從絲織文物裏含帶出的古墓灰塵和微生物,在光束中隱約可見漂浮在空氣中。

    在這工作了兩年多,早已習慣這個味道的張雅楠連口罩都不戴,小巧的身形挨著台邊,清亮的眼睛一寸寸的仔細檢查著眼前這幅已經經過前期去汙處理,但依舊看起來顏色灰暗,多處線頭脫落的“龍鳳呈祥”紋樣壯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