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一章 朕準了(2/2)

作者:司法天尊字數:4732更新時間:2019-11-04 18:01:49

    身為雄才大略的帝王,溫柔鄉和軍國大事,始皇帝要兩手抓。

    始皇帝細細閱讀完扶蘇和蒙恬的奏章,深深為之驚歎。

    扶蘇的奏章主要講述兩件事,一是開辦舉賢堂廣納下賢德之人;

    二是於全國各郡縣開設學堂,以立碑表彰功德為交換,號召鄉紳捐款,再廣招學員,擇其品學兼優者為候選官吏。

    如今這個年代,賢德之人,大多出自於鄉紳階層,平民百姓根本沒有什麽機會讀書識字,德也許有,但賢就很難了。大秦本地鄉紳之中的人才,基本都已經在大秦為官了。剩下的,不用,便隻有六國遺族了。

    成立舉賢堂的好處顯而易見,吸引那些六國遺族之中的賢德之人為己所用,一來可以分化六國遺族,二來可以順勢監控,三來可以化解六國遺族對大秦的仇恨,一舉多得。

    始皇帝自己根本不怕六國遺族敢造反,六國全盛時期都被他所滅。但始皇帝得為後來者考慮,扶蘇沒有始皇帝這般威勢,鎮不住下人。

    至於開設學堂,則是為貧苦百姓打開一條上進的通道,也是長治久安之策。

    大秦以軍功製崛起,但一統下之後,沒有那麽多的仗可打。軍功製,就不太合適了。底層百姓沒有機會,矛盾日積月累之下,終有一會爆發。

    這兩件事,都是利國利民。

    始皇帝是聰明人,當然看得出來其中的巨大戰略意義。

    能提出此等計策,實乃國士之才。

    扶蘇的奏折乃是解決國內之憂,蒙恬的奏折則是解決國外之患。

    北方的匈奴人來去如風,打得過大秦就打,打不贏就跑,時不時來邊關劫掠,讓始皇帝甚為惱火。

    大秦強大的時候匈奴人尚且為禍,一旦大秦略衰弱,匈奴人必然會趁虛而入。

    匈奴人,可謂是大秦的心腹之患。

    蒙恬所奏,以馬鞍、馬鐙和馬蹄鐵來大批量訓練騎兵,跟匈奴騎兵對抗,再以海鹽毀壞草原,簡直是神來之筆。

    始皇帝相信,根本不用等到下一代,不出三五年,他大秦鐵騎可以打得匈奴人聞風喪膽。再耗費個幾十年,將整個草原變成不毛之地。

    從此,徹底解決匈奴這個心腹大患,一勞永逸。

    始皇帝驚歎完,開口道:“你二人所奏,一內一外,都是上上之策。朕準了!自明日起,你二人各自依策而行,朕會全力支持你們。”

    扶蘇和蒙恬都喜道:“謝父皇(陛下)!”

    始皇帝繼續道:“這兩份奏折的內容,恐怕不是你二人的主意。你二人若有此等高明之策,也不會等到今才呈上來。吧,何人教你們的?”

    扶蘇讚道:“父皇真是明察秋毫!此事容兒臣向父皇慢慢稟來!”

    扶蘇當即就把他和蒙恬一起去拜訪林風,隨後發生的事情,詳細給始皇帝道來。

    始皇帝聽完,道:“世上居然有此等人物,真是匪夷所思!明日上朝時,你們帶他來見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