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要開始種田了(2/2)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5928更新時間:2019-11-04 22:42:55

    “@.***..¥#@(cnm!)....就是老子吃的你能咋的!”

    山雞與長蟲廝打在一起,隻是這動靜有些略大,南禺山山陰處,石沙奔流,大樹傾倒,狂風不息,水波湧起,雲靄聚集,遮天蔽日......

    那些小動物紛紛出逃,嚇得魂飛魄散,而造成這個事件的罪魁禍首,南禺山的短期工,山神程知遠,此時正在教望嬚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開墾長渠,對低窪的水坑以及堅硬的小丘進行改造。

    這些都是有利於快速使水稻茁壯成長的方法,不然就撒一把種子,南禺山靠著入海口,然而海水都是鹽堿地,靠著南海種植水稻,鹽堿地怎麽種?

    隻有找靠近鹽堿地的地區,但這樣一來就形成一個半圓,所有的稻穀都是集中在這一片,而有大片的荒地就那樣閑置了。

    靠近鹽堿地的區域,土壤並沒有內部的土地來的要好,這個時代可沒有海水稻,而這些稻米也隻是普通的良種,事實上因為主要栽種區域靠近海口,所以大部分都是劣種,這一次進貢給自己的,就是接近內地的土壤種出來的良種稻。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種耕作方法,也最適合南禺山這種“東南亞熱帶沿海地帶”。

    “梯田?”

    望嬚覺得很新奇,她不知道為什麽一位高高在上的神靈,居然會對農事這麽通曉,甚至還有很多她從沒聽過,但覺得很厲害也很可行的神異方法。

    當然,事實上程知遠對於農事不算精通,但是在太學的藏書殿...別忘了,太學藏經七千。

    什麽書沒有?農業的,《周禮·地官·稻人》,這就是一本最直接的有關稻米耕作方法的記錄與培訓書籍。

    一點點皮毛就足以在這個時代橫行,在傳承隻靠嘴,記錄隻靠眼,人死就文化斷層的這個時代....這種皮毛,足以造化出一個極其興盛的農業部族。

    當然,最早的梯田是在秦漢,不過因為天禮的存在,以及時間的延長,所以程知遠看到的那本《地官》自然和正常曆史中的完全不同,梯田這種東西,吳越早已經開始試著搞了,因為當初吳國越國與魯國,齊國,楚國,都有各種的人才,貿易的往來,所以學習一些基礎技術,再加以改進,這就是很普遍也很正常的操作了。

    而引水開地化為水渠,這種操作除了大禹做過之外,另三個很著名的大型的灌溉工程,一個是“期思陂”,一個是“鄭國渠”,分辨建於公元前七世紀,與公元前三世紀,當然值得注意的是!

    鄭國渠不是鄭國開鑿的。

    鄭國渠是秦國開鑿的.....這個“鄭國”是個人名,是韓國水工,他是負責住持建造的,給秦國幹活,拿秦國工資。

    而第三個,就是....好吧,還是秦國人幹的,那就是都江堰。

    而期思陂,是最早見於記載的灌溉工程,公元前七世紀末楚莊王時孫叔敖所主持興建。

    《淮南子??人間訓》:“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

    

    www.biqiuge8./book/50737/498425316.

    biqiuge8.。biqiuge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