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五章 唇槍舌戰(2/2)

作者:有點混蛋字數:5208更新時間:2019-11-04 23:09:09

    “吳書記辦事速度很快啊,屆時我定會向陛下稱讚吳書記一番,要是天下官吏都如吳書記一般就好了。”陶文舉微笑道。

    “哪裏哪裏,陶舍人謬讚了,下官愧不敢當。”吳觀麵色如常,繼續說道:“

    倒是陶舍人公事繁忙,這河南這麽多州縣,可還等著陶舍人前去視察,向陛下稱讚下官之事,還是免了吧。”

    “宋城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繁華不輸開封,令我流連忘返,恨不得再待上幾天啊。”陶文舉滿臉笑容。

    吳觀聞言,略微思考,回道:

    “舍人說笑了,宋城不過蕞爾小城,怎能和開封相提並論呢?許州長社、蔡州汝陽、潁州汝陰,那才能稱得上是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啊。”

    吳觀和陶文舉在屋中唇槍舌劍,見招拆招之際,李延慶才從睡夢中蘇醒。

    得到劉從義的效忠後,李延慶派了張正去向吳觀說明一番,便回自己的屋子補覺了。

    睡到天明之後,李延慶隻覺精神振奮,計劃終於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在丫鬟的侍候下洗漱、用餐之後,李延慶來到了之前和張正會麵的廢棄大院。

    李延慶這兩天,試著用了用那柄唐刀,然後豎著砍了二十來刀後,李延慶就發覺自己的手臂有些發酸了。

    李延慶為此還曾向張正請教了一番,張正卻讓李延慶用一用他的金瓜錘。

    金瓜錘長度大約七十公分,一段是一根帶手柄的鐵棍,另一端是一個兩拳頭大小的瓜形鐵球。

    李延慶本來以為會很重,可拎起來耍了耍,才發覺這錘子比腰間的唐刀沒重多少。

    張正向李延慶解釋道,這重三斤半的金瓜錘,在步兵用的兵器中都算重的了,身體一般的士兵都還用不了。

    李延慶才明白,曾經看過的中,動不動重達幾十斤的冷兵器完全就是在扯淡。

    像張正這般從軍十多年的壯漢,用一柄重三斤半的錘子,在戰場上揮舞個把時辰,都會筋疲力盡。

    照張正的說法,李延慶要想如臂指使般地用上這柄唐刀,起碼要練上兩年力氣再說。

    剛入伍的新丁,沒練過力氣的,那就隻配拿竹竿綁個槍頭上戰場,給他好點的兵器都是浪費。

    同時,張正還指出,現在的唐刀是上不了戰場的,士兵基本都披上了鐵甲,薄薄的唐刀難以破甲,遠不如一錘子直接砸死來的簡單粗暴。

    這也是唐朝之後,鈍器開始在軍中流行,而刀和劍慢慢淡出戰場的原因,生產力發展後,中原和周邊政權的士兵,都成建製地披上了鐵甲。

    一柄足夠鋒利,能夠劈開鐵甲的刀或劍,造價太過高昂了,有這錢,都能造幾十把錘子了,效果還比刀劍好,自然就淘汰了。

    不過李延慶並不打算上戰場,隻想著,若是以後有人刺殺自己,起碼可以撐到護衛到來,唐刀還算適合狹窄空間內的戰鬥。

    想要用刀耍帥,沒想到那麽難,李延慶沒辦法,隻好從最基礎的跑步和俯臥撐開始。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啊,李延慶稍稍熱身之後,開始圍著院子慢跑起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