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 開封四廂(2/2)

作者:有點混蛋字數:4974更新時間:2019-11-04 23:09:09

    憤懣歸憤懣,但以李延慶現在一介白丁的身份,並不能拿他們怎麽樣。

    陶文舉雖然有足夠的地位,製止殿前軍們為非作歹,但為了獲得殿前軍的支持,陶文舉默許了這一切的發生。

    補償那些受損的家庭,這是李延慶目前唯一能夠做到的了。

    那四個人隻是一個開始,李延慶在心中默念。

    李延慶和吳觀兩人,不久之後去送了翟守珣一行人出城。

    翟守珣帶上了,吳觀對於宋州各方麵情況的記述,以及李延慶寫給開封親人的數封書信,踏上了返回開封的路程。

    李延慶看著翟守珣一行人遠去的背影,想著自己應該和父親李重進好好談談了。

    從翟守珣和吳觀都同意自己招攬武德司來看,這位父親想來會和自己有不少共同語言,自己需要盡快和父親達成共識,這樣以後行事也會方便不少。

    翟守珣帶著四個護衛,每人都是三匹好馬,輪流換乘,隻需一天左右即可到達開封。

    五人沿著官道,一路疾馳,於第二天正午抵達了開封,從開封東南角的宋門入城,直往西北角的右一廂而去。

    此時的開封城,以位於城北正中的皇宮,以及從皇宮延伸出來的南北向禦街為界,分為四個廂。

    開封城西邊的右一廂和右二廂,多是高門大戶,以及各級官府、倉庫等。

    城東邊的左一廂和左二廂,則駐紮著開封的十餘萬禁軍,及其家屬聚居的區域。

    至於平民百姓,大都把家安在開封城外,城中的房屋每月都要繳納高額的房屋稅,不是一般百姓住得起的。

    陶文舉沒發跡前,就租住在開封城外,趙匡胤的父親還是小兵的時候,趙家也住在開封城外。

    當然,城中也生活著大量從事低端服務業的平民,他們因工作原因,不得不居住在城中,城中自然也有匹配他們的房產。

    自入城後,翟守珣盡量挑大道走,因為在左二廂,不能開店鋪的小巷中,擠滿了低矮的木棚。

    小巷中的木棚,大多是房東為了賺錢,建的違章建築,專門用來出租給收入低微的城中平民,木棚低矮而擁擠,破舊而潮濕,又缺少衛生設施。

    這些小巷的地麵,幾乎都鋪滿著黑黃色、飄著油汙的淤泥,由人畜排泄物、剩飯菜等混合而成。

    翟守珣初至開封時,曾經進到過這種小巷裏邊,那天還下著細雨,沒走幾步就濺得他一身烏黑。

    進了城後,翟守珣降低了速度,胯下馬匹由奔馳改為慢走,甚至都難以走動。

    道路兩旁房屋店鋪鱗次櫛比,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東南角的左二廂,是開封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地區,大相國寺就位於該廂。

    等到過了禦街,進到西南角的右二廂,此處多為官衙、倉庫所在,翟守珣漸漸加快了速度。

    等轉道向北,進入西北角的右一廂後,街上已是行人寥寥,兩旁皆是高牆深院,翟守珣恢複到了入城前的速度,一小會就到達了李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