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四章 雲遮月(2/2)

作者:有點混蛋字數:5634更新時間:2019-11-04 23:09:14

    大概內容是駐紮徐州境內的守邊部隊糧食已經告罄,武寧節度使請求朝廷盡快調集糧食。

    徐州兩麵與南唐接壤,徐州以東是南唐唯一在淮河以北的地區--海州,也就是現在連雲港,形成了一個向北的突出部。

    徐州以南,則是淮河對岸的楚州,是現在的清江市。

    海州和楚州都有南唐的重兵把守,所以徐州承擔著很重的邊防任務,駐紮有來自三個州的七千州軍。

    樞密院戶房掌控有後周境內所有糧倉的具體存量,戶房的胥吏們會調閱徐州周邊所有州縣庫房內的糧草存量,並依此給出數條建議。

    “宋州嗎?不行,宋州的州軍此刻駐紮在宿州,宋州的糧草存量也不多。”

    “青州?糧草倒是很充足,但也不行,路途太遙遠。”青州與徐州之間有沂蒙山阻隔,雖然直線距離並不是很長,但實際上要繞相當遠的路程。

    魏仁浦每輕聲念一句,就否決掉一條戶房呈上的建議。

    最後魏仁浦決定從單州和密州各調集五千石,也就是合計一萬石糧食運往徐州,以解燃眉之急。

    以每個士兵每天二升糧食的消耗量,七千士兵一天就可消耗一百四十石的糧草。

    一萬石糧食,運輸的路途中大約會損耗三成左右,七千石糧食僅夠五十天食用。

    不過從十月份開始,秋稅的征收就會陸續地展開,魏仁浦又看到了戶房提供的徐州去年秋稅稅額,一共是十三萬石有餘。

    屆時徐州即可完成自給自足,五十天恰到好處,過多則會造成糧食在路途上的額外損耗,過少則士兵饑餓,導致士兵戰鬥力下降。

    魏仁浦在紙上計算了一番,便喊來書吏,魏仁浦口述,書吏將其謄寫到劄子上。

    然後魏仁浦在上麵簽上名,蓋上章,明日一早送往政事堂發出就可以了。

    處理完這本折子,魏仁浦剛打開下一本,瞥了一眼,是定州義武節度使所遞交的。

    與契丹交界處的幾處營寨遭到契丹騎兵的騷擾,營寨被損毀,義武節度使請求朝廷調撥一些錢糧,以重建營寨。

    契丹這些年雖然安分了不少,但每到秋冬季節時,仍會有小股騎兵越過國界襲擊後周境內的據點。

    畢竟契丹國內的人口也不少,雖然割走了燕雲,有了穩定的糧食產地,但今年河北遭旱,收成並不好。

    越境過來搶劫的契丹騎兵,居住在燕雲的漢人甚至還要占多數。

    魏仁浦最近這些天裏,時常會收到與契丹交界的節鎮遞上來的折子,無非就是遭到襲擊,有多少損失,請求朝廷調撥錢糧。

    這些折子中的信息真假參半,有不少節度使都想借此從朝廷的錢袋子中摳上一點,放到自己的腰包中。

    畢竟此時的河北多年戰亂,農戶流離失所,農田大量拋荒,河北實在窮困。

    河北的節度使們平常也很少有撈錢的機會,如今有了契丹當借口,自然要充分發揮一番。

    朝堂拿他們也沒啥辦法,畢竟是邊防重地,要是遣人過去探查,所耗的時間實在太長。

    若是軍情是真的,一來一回的時間就有可能釀成大禍,沒辦法,朝廷隻能對這些節度使們予取予求。

    對於這種弊端,魏仁浦翻找了不少地理、水文資料,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用於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隻等時機成熟就在朝堂上提出來。

    魏仁浦剛想批閱這本折子,忽然有小吏進來告訴他,魏府來人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