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九章 幽雲十六州(2/3)

作者:有點混蛋字數:7196更新時間:2019-11-16 23:02:00

    望著前方艱難行軍的士兵,李延慶想起了曆史上北宋的廂軍,廂軍正是由地方上的州軍改編而來。

    想來北宋地方廂軍淪為專做勞役的“役兵”,是早在五代後期就有了苗頭的,眼前這一百人要是上了戰場,怕是一下就作鳥獸散了。

    “想不到當年聲名赫赫,助朱溫建立梁朝的宣武牙軍,如今卻是成了這個樣子。”吳觀看著士兵們的熊樣,坐在馬上大發感歎。

    “是啊,這才過去四十多年而已。”經吳觀一提,李延慶也想了起來,宋州和汴州曾經同屬宣武軍。

    四十四年前,朱溫正是靠著勇武善戰的宣武牙軍打遍北方無敵手,從而取代唐朝建立了後梁朝。

    當時宣武軍的駐地汴州被朱溫升成了東都開封,宣武軍剩餘的州重新劃為歸德軍,駐地在宋州。

    宣武牙軍則分為兩部,一部分隨著朱溫進京,成為了第一支侍衛親軍,剩下的一部分則成為了新建立的歸德牙軍。

    牙軍是節度使的親軍,曾經藩鎮割據時,節度使大多是父死子繼,節度使們往往會窮盡幾代人的精力和財力,打造一支精銳的牙軍,來保證自己的地位。

    所以唐末五代初時,地方節鎮的軍隊大多驍勇善戰,這也直接導致了全國的四分五裂。

    自朱溫建立後梁開始,五代的帝王們便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削藩運動。

    到第三個朝代後晉時,除了少數幾個節鎮外,朝廷終於在大部分北方節鎮消滅了父死子繼的模式,從此這些地區的節度使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與此同時,牙兵製度也走向了終結,都已經不能父死子繼了,節度使們自然不會花多少錢來維持軍隊了。

    牙兵也就改名成了州軍,所以現在的宋州州軍追根溯源,正是四十四年前的那支宣武牙軍。

    “其實,為師並不是很讚成朝廷削藩的。”吳觀抬頭望著湛藍的天空回憶往昔:“四年前我考進士的時候,策論的題目正是論如何削藩。”

    “所以老師才會因此落選嗎?”李延慶想不到老師還會有這種往事。

    “也不全是吧。”吳觀輕輕笑道:“那時我的詩賦也寫得不大好,不過當時先帝是鐵了心要削藩,我正好撞到了刀尖上,無論詩賦寫得如何,落選也是必然的。”

    “你知道我為何反對削藩嗎?”吳觀望向李延慶。

    這我如何會知道呢?老師你平時也未曾向我表露這種心跡啊?李延慶無奈回道:“學生並不知曉。”

    “藩,這個字是什麽意思?”吳觀問道。

    “藩的本意是藩籬,也就是院落的籬笆,亦可引申為邊界、屏障。”這是說文解字上的內容,李延慶腦海中馬上就蹦了出來。

    吳觀點了點頭:“沒錯,藩也是國家的屏障,所謂削藩,削的不正是我中原的邊疆屏障嗎?”

    “可不削藩,不是會天下大亂嗎?這四十四年間,中原已經走馬燈似的換了五個朝代了?不削藩能行嗎?”李延慶不由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