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國子監(2/2)

作者:有點混蛋字數:5086更新時間:2019-12-16 01:20:14

    未多時,李延慶就順利抵達了位於皇宮東華門正對麵的國子監外。

    國子監的北邊不遠,便是舉行科舉考試的貢院所在。

    每年的一月,皇帝都會臨時委派朝中高官擔任知貢舉一職,主持本年的科舉考試。

    知貢舉進入貢院之後就會鎖院兩個月,直到三月底科舉考試結束後方可出來,以防止考題泄露。

    高中進士者在東華門外唱名的傳統始於北宋,此時科舉考試過後,考中者的名單都是張貼在貢院的門口,以供天下人監督。

    李延慶下了馬車,先是望了望西邊的皇宮。

    皇宮的城牆並不算高,僅有三丈有餘,隻比宋城節度使府的圍牆高上少許。

    朱紅色城牆上,黃色的四角旌旗迎風招展,每隔五六米就站了一名全副武裝的護衛,倒也還算威風。

    不愧是節度使府改成的皇宮,當真寒酸狹小,比起故宮差太遠了,李延慶轉過頭,望向國子監的大門。

    國子監的大門那就更是寒酸了,連鎮壓風水的石獅子都沒有,僅有一個兩米來寬的小門,和兩名守門的懶散衛兵。

    若非門上掛著的破舊三字木牌表示這兒就是國子監,李延慶都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

    開封城四十四年前還隻是宣武軍節度使的駐地,直到朱溫建立後梁,才被提升為都城。

    所以李延慶眼前的這所國子監,還隻有四十四年的曆史。

    這國子監是新建的,收取高額的學費,每年還從朝廷那要來巨額撥款,販賣九經也能掙錢,這些錢怕是九成都被貪墨了吧,這大門咋這麽拉胯呢?

    朝廷每年都要向國子監調撥一大筆錢財,這筆錢不從國庫裏出,而是從在京官員的俸祿裏扣除,美其名曰“光學錢”,有光大學風之意,官越高的交得越多。

    像李重進這般從一品的使相,每月薪俸的百分之一都要充作光學錢,一年下來,也是接近五十貫的巨款了。

    稍稍按下自己的吐槽之心,李延慶派了府上的一名老仆帶上錢,去國子監內遞交名冊和學費。

    國子監此時一般隻招收在京七品以上官員家的子弟,低級官員的子弟若要入學,還需通過入學考試。

    當然無論學生家室多尊貴,國子監每年接近十貫的學費是不能少的。

    敢收這麽高的學費,國子監自然有它的優勢所在。

    此時國子監內的學生無需參加開封府舉行的解試,隻需通過國子監內的國子試,即可參加省試。

    這國子試自然比開封府的解試要簡單不少,同時還是老師出題考學生,可操作的空間是很大的,一般不會有學生通不過國子試。

    不過曾經的國子監特權更高,三年以前,國子監的學生隻需讀滿一年便可直接參加省試。

    這就為省試提供了不少不學無術的膏粱子弟,有清正的考官看不下去,將事情捅到了郭威那裏,惹得郭威龍顏大怒。

    國子監不得不從三年前開始,在內部加了一場國子試,不過也隻是走個過場罷了。

    這也是李延慶選擇就讀國子監的一大原因,省事省心,直通省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