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一章 漏算(2/3)

作者:有點混蛋字數:6320更新時間:2020-02-02 02:51:08

    這樣名為歸屬,實則割據的節度使,此時大多位於周朝的西北地區。

    

    有下轄靈、鹽兩州的朔方節度使;

    

    占有涼州的河西節度使;

    

    割據瓜、沙兩州,遠離中原的歸義軍節度使;

    

    黨項人為主,統銀、夏、綏、宥、靜五州的定難軍節度使;

    

    還有府州的折家、麟州的楊家,這兩家為了防備定難軍的侵擾,互相之間結為殷親。

    

    同時府、麟兩州又夾在周朝與契丹的中間,折楊兩家為求自保,經常在兩個大國之間搖擺不定。

    

    此時折家歸順周朝,而楊家投靠契丹的弟北漢,為的就是兩頭討好,都不得罪,關起門來過日子。

    

    而在周朝的南方地區,則僅有山南東道節度使。

    

    安審琦自七年前就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後,就一直駐守在襄陽,無論皇帝如何召他進京,他都以防備南平的名義來推辭,實則在襄陽擁兵自重,靜觀下大勢。

    

    郭威四年前篡位建立周朝時,為籠絡安審琦,封他為南陽王。

    

    今年年初郭榮即位,更是加封安審琦為陳王,地位之尊崇一時無兩。

    

    在當今之周朝,能以在任節度使而封王者,不過三人。

    

    一個是當今皇後的父親、大名府尹、雄軍節度使、魏王符彥卿;另一個是世代割據定難五州的黨項族頭領,西平王李彝殷;最後就是山南東道節度使,襄樊地區的實際統治者,陳王安審琦了。

    

    安審琦兩次受封為王,都不曾來開封,而是由兩名皇帝派親信近臣去襄陽宣旨,他的地位之尊崇、山南東道的獨立性可見一斑。

    

    所以,朝廷的法令、政策、通緝文書等,在山南東道的地界上是不太起作用的。

    

    隻要苗三一夥人能夠帶著錢平安逃到襄陽,那就幾乎不用再憂心於朝廷的追捕。

    

    若是更進一步,去了南平軍的江陵,那就足可稱得上是高枕無憂了。

    

    為了裝載錢庫內的銅錢,苗三提早準備了三輛牛車。

    

    但錢庫內的錢實在是太多了,苗三又從董府裏找來輛運糞的車子,洗幹淨用來裝錢,才勉強裝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