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九章 不答(2/3)

作者:有點混蛋字數:6498更新時間:2020-02-16 05:00:51

    

    而距離開封較遠,靠近敵國的軍州,則繼續讓武官掌握地方軍政大權,同時還要謹慎行事,對節度使們恩威並用,以防他們造反。

    

    即便如此,北宋也是曆經太祖、太宗、真宗三帝,接近五十年的努力,在真宗朝才基本普及了知州製度,將地方的財權與軍權徹底納入了中央手鄭

    

    又譬如國家壟斷食鹽販賣,用高鹽價搜刮百姓財富的問題。

    

    這是因為當今地方財權被節度使把持,大量的地方稅負被節度使以“送使”的名義截留。

    

    朝廷為了供養這開封城裏的十幾萬禁軍,不得不另辟蹊徑,壟斷鹽和酒等生活必需品。

    

    在解州和蒲州兩大鹽池,朝廷獲取食鹽的成本僅為一文每斤,越各地後,最低售價也是三十四文每斤。

    

    販酒的利潤雖然不及食鹽,但利潤率也不低,在十倍左右。

    

    朝廷就是靠著這兩項商品帶來的每年一千萬貫以上的巨額收益,來供養開封城內的十幾萬禁軍。

    

    而各地呈送的上供錢,每年僅有兩百萬貫上下,隻夠勉強給百官發放薪俸。

    

    朝廷一旦放鬆對鹽酒的壟斷,沒有足夠的經費維持這十幾萬精銳禁軍,地方節度使們就會愈發地變本加厲,原本還算可觀的上供錢,轉瞬就會被節度使們吃幹抹淨。

    

    這兩點都是當今朝廷的痼疾,難以醫治,難以根除。

    

    李延慶兩世為人,讀過不少古今中外的史書,再加上在這個時代的見聞,倒也有一些不夠成熟的個人見解。

    

    但李延慶目前所處的層次還不夠,他自覺,自己的某些見解還略顯稚嫩,尚需打磨,目前提出來,恐會貽笑大方,不提也罷。

    

    況且,為何要提出來呢?

    

    不在其位不謀其職,是李延慶一貫的主張。

    

    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情已經夠多了,自己僅為一介學生,又不是當朝宰相,目前無需為這些國家大事而憂心。

    

    所以,李延慶僅花了一個時辰,就完成了作答。

    

    雖然引用了大量的儒家經典,洋洋灑灑寫了一千四百多字,但總結起來,其實啥也沒。

    

    “不過,交差應該也足夠了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