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七章 環環相扣(2/2)

作者:有點混蛋字數:4712更新時間:2021-09-06 01:39:22

    時代的車軸終於調轉了方向。

    其次,則在於皇帝郭榮也想整治勳貴,若非郭榮在背後支持,範質又怎敢舉薦竇儀與李延慶去洛陽?

    再次則是竇儀與李延慶在洛陽的不懈努力,若非竇儀與李延慶擁有堅定的意誌,以及極強的行動力,這扳倒韓倫的行動絕不可能如此順暢。

    當然,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韓倫仗著權勢太過囂張,在洛陽多次草菅人命,而且還根本不知收斂,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韓倫作為十幾年來首個被平民百姓告倒的頂級勳貴,他的倒台,意義深遠。

    正是在韓倫被流放沙門島之後,範質向郭榮遞上了請編刑統的奏折。

    張湜所謂的打鐵需趁熱,指的便是利用韓倫一案的熱度,盡早將刑統頒行天下。

    因為韓倫一案影響太過惡劣,激起了洛陽百姓的民怨,武官勳貴在此時正處輿論的下風,頒行刑統遇到的阻力很小。

    若是等到戰後,武將勳貴們仗著戰功又將在朝堂抬頭,屆時頒行刑統便將千難萬阻。

    有意思的是,張湜的看法,與當朝天子郭榮正好相反。

    郭榮認為,此時頒布律法,會激發武將勳貴的反對,進而影響親征,不如等戰後喂飽了他們再頒行刑統。

    這正是視角不同,或者說屁股不同所帶來的認知偏差。

    範質坐在兩者中間,既能看到張湜的視角,也能一窺郭榮的視線。

    那麽,範質更認可哪一種看法呢?

    “你的說法不無道理,隻是這刑統一事太過重大,必須要通過聖上許可方能施行,而聖上如今的情況,你也清楚,我認為,還是再等等,待到今年夏稅,便是刑統頒布的最佳時機。”

    範質雖然兩種看法都認可,但他終究還是更希望刑統盡早頒布。

    隻可惜他並無決定權,最終還是要等郭榮拍板。

    ......

    此時此刻的郭榮,滿腦子想的都是南下親征。

    郭榮的內在性格其實與李重進有些相似,他們兩人都喜歡追求戰爭帶來的刺激,別的事情已經無非給他們帶來快感了。

    在普通百姓看來,戰爭意味著流血犧牲,意味著饑荒災害。

    但在不少高位者看來,戰爭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唯一途徑,百姓的屍骨是構築他們光輝事跡的絕佳磚石。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百姓犧牲在他們看來是不可避免的。

    郭榮身為皇帝難道不愛民嗎?他無疑是愛的。

    派竇儀去洛陽整治十阿父,多次下詔誅殺貪官汙吏,親自召見每一位離京歸京的縣令,為的都是天下萬民的生計。

    但郭榮對待百姓無疑又是殘忍的,為了追回欠稅,不惜重用陶文舉這等酷吏;為攻破壽州堅城,不惜調動十數萬百姓壘土攻城。

    至於周朝軍隊在淮南的諸多暴行,那更是不勝枚舉,所有的血債都將算到周朝和郭榮的頭上。

    如今,郭榮將再度南下,給淮南淮北的百姓帶去腥風血雨。

    《奮鬥在五代末》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鍾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