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章 竹筏戰艦(2/2)

作者:金屬沸騰字數:5684更新時間:2019-11-13 18:16:36

    不過,如果把弩裝在船上呢?

    這個時代的人類都是逐水而居,可以河流就是各個部落的命脈。

    秦鈞率先掌握了金屬工具,在製造水上平台方麵有著絕對的優勢,他完全沒必要在顛簸的陸地上跟人死磕,隻要把大河控製住就是毫無懸念的霸主。

    這就是“製河權”啊!哈哈……

    秦鈞打通了思路,立刻開始準備起來。

    後世那種大型的木船,秦鈞還沒有信心造出來,不過可以用竹筏改造嘛!

    首先選取40根長約0米、直徑約0厘米的毛竹,鑽孔用多根較的竹竿串起來再牢牢捆紮,形成4米寬、0米長的雙層竹筏,上麵再鋪上一層木板便於人員行動。

    竹筏上豎起四根支柱,上方安裝茅草頂蓋,兩側立起緊密的竹籬防風防箭。

    竹籬底部留出八個孔洞,安裝八支木漿作為驅動力,後方再裝一個舵用來控製方向,當然也能采取竹竿撐船的操作。

    前方的竹籬相對較低,人可以躲在後麵向外射箭。

    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竹筏的“主炮”:一部可60度旋轉的床弩!

    床弩的弓臂仍是單體的硬木,一人用腳蹬踏雙手就可完成上弦,可發射燧石箭頭的長箭。

    而弓弦的材料,則是曾讓秦鈞念念不忘的鹿筋。

    把那些又粗又短、拿來煲湯的鹿筋清洗去膜,曬幹之後用木槌捶打可以獲得一種細長的纖維。像搓麻繩一樣將其搓成細線,三股細線同方向旋轉緊密地纏繞在一起,就是一根堅韌耐用的優質繩索。

    弩這種東西,要做到力大、精準、易用、耐用,那工藝難度簡直是沒邊了。

    不過降低性能要求,它也就是一張大硬弓加一個弩臂,所謂“扳機”就是把弦從卡槽裏頂出來而已。

    最後為了防止炮手被狙殺,床弩的前方同樣裝了一麵竹盾。

    完成這艘竹筏的設計,秦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在原始時代搞出這樣的戰列艦,好像有毆打朋友的嫌疑啊!

    不過,大就是好,壯就是美!

    竹筏戰艦越強大,越能對原始人造成震懾。

    到時候他們可能不用打仗,直接把船開過去就把敵人征服了。

    有了金屬工具之後,竹筏戰艦的製造並沒有什麽技術難點,倒是工程實現方麵費了一些心思。

    秦鈞選擇在河邊一塊平地上,放置四根五米長的滾木,兩側用木釘固定。

    然後在這些滾木上方建造竹筏戰艦,等戰艦造好就拔掉木釘讓滾木活動起來,慢慢推動竹筏在滾木的支撐下移動,前方再墊上更多滾木直到竹筏入水。

    在竹筏開始建造的時候,龍村的原始人就不斷跑來圍觀。

    等到竹筏在滾木的支撐下入水,用竹竿撐著離開河岸來到外麵的深水區,然後八個奴隸一起發力劃槳……岸上的人群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歡呼!

    秦鈞站在竹筏上,感覺非常的平穩。

    這艘竹筏空間寬敞,乘坐四五十人絲毫沒有問題,甚至連馬車也可以運載。

    而且它的吃水不是很深,可以在各種河岸上停靠登陸。

    秦鈞先在龍村旁邊的河上,用竹筏戰艦連續操練了幾,一來是訓練船員更好地配合操作,二來是發現一些問題可以提前解決。

    等到操練完成,秦鈞在戰艦上放了一大批物資:熏羊肉、植物塊莖、陶器、武器、鹽、泥爐、草藥……

    看竹筏上的空間還很大,秦鈞又帶上了一輛雙輪板車。

    然後,他帶著二十個夏族戰士、八個負責劃船的奴隸,向河流的上遊出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