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章 國家雛形(2/2)

作者:金屬沸騰字數:5436更新時間:2019-11-21 18:17:37

    如今龍昊稱帝建製,算是對這個時代的總結。

    巫史製作的泥板燒製成陶器,供奉在了洛京城的祖廟之中。

    加上當年鈞複刻的鴻祖二十四泥板、鈞自己和龍城曆代首領祭祀製作的泥板、龍昊挖出的“先有鴻鈞後有”、最近記錄龍昊挖寶、龍城光複戰等事件的那些,洛京祖廟的泥板足有一千三百多枚。

    考慮到夏族人曆經兩千年擴張,外麵不知道已經有多少夏族部落,當世的陶文估計能有幾萬枚。

    文明沉澱的精華,就在這些簡陋的泥板上!

    不過用陶器承載文字,終究有一個不耐摔的缺點。

    此次龍城遭遇牛鬼族的掠奪,那些陶文在運送的過程中就有不少被摔裂,隻能拚合再用木板框起保護。

    要彌補這個缺陷,必須改變文字的載體。

    如果秦鈞想要的話,現在就可以直接把紙造出來,但那樣不符合文明養成的原則,甚至竹簡都嫌太早,秦鈞還是“順應曆史潮流”地選擇了龜甲和獸骨。

    這個時代野外的龜鱉非常多,它們也是人類的食物來源之一。

    取烏龜的腹甲打磨平整,就是相當不錯的刻字材料。

    動物的骨頭也不錯,就是硬度較高形狀也不規則,牛、馬、豬的肩胛骨打磨之後,可以作為龜殼的輔助材料。

    甲骨刻字是很簡單的事情,不過秦鈞準備把以前的陶文也整理一遍,這就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大工程了。

    洛京祖廟外的空地上,新建起了一座茅草亭子。

    亭子下擺著一張木桌和十幾張凳子,秦鈞、巫史和一群半大少年坐在木桌周圍,桌麵上擺放著許多陶板和磨製好的龜殼。

    秦鈞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陶板上的文字轉刻到龜殼上。

    這件事隻能由秦鈞來主導,巫史充當他的助手,那些少年則是在旁邊打下手,順便向秦鈞和巫史學習。

    作為第一代文字,陶文帶著濃濃的圖畫風格。

    因為在黏土上刻痕很容易,曆代首領祭祀製作的泥板往往比劃繁複,轉到甲骨上必須大幅抽象簡化。

    而要做到這一步,首先必須辨識陶板上的字。

    “這寫的都是啥啊?”

    秦鈞拿著幾塊陶板,悲催地發現自己完全認不出它們的意思。

    更悲催的是,這裏麵還有他自己寫過的!

    真是造字一時爽,識字麻麻批……

    秦鈞和巫史細細探討,有些字可以連蒙帶猜地弄出涵義,有些就連一點頭緒也沒有,完完全全的鬼畫符。

    最後秦鈞沒辦法,隻能拋棄這些文字。

    如果這些陶板能流傳下去,就讓未來的考古學家去猜謎吧!

    文字演變錯綜複雜,想要完整流傳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有一些未解之謎包含在裏麵,也可以給後世子孫們一些神秘、浪漫的想象空間。

    想明白了這一點,秦鈞也就不再糾結。

    接下來,當他不去南城開荒的時候,秦鈞都會留在洛京整理文字。

    除了複刻陶文之外,他偶爾也會新創一些字。

    不過秦鈞吸取了教訓,下令巫史必須正式收一批學生,把辨識、記錄文字的技能代代傳承下去。

    這樣等他下輪遊戲的時候,才不至於連自己造的字都認不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